2019-08-22
收藏
2 轴对称图形
1.本节课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安排了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时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灌输手段,而是把学生看作是课堂的主角,让学生通过观察平面图形的特征,大胆地加以猜测,说出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并通过小组动手操作来验证它们为什么是对称的,采用对折的方法来折一折,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活动,从只重视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活动的课堂生活,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在对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通过操作发现图形的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时教师就引入“完全重合”,让学生反复地操作体会,再配合课件的动画演示,初步感知什么是“完全重合”;最后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形成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配合课件动态出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形成感性的认识。
2.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以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为主导,在巩固练习中也安排了一些学生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完全重合”和“不完全重合”的区别,为辨别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奠定了基础。在最后制作轴对称图形时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操作。活动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使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七单元 统计 第一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6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2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五单元 三角形的认识 第2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5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1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五单元 三角形的认识 第3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五单元 三角形的认识 第4课时
总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总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课时
《解简易方程》 教案3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3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4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2课时
一、观察物体1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总复习——位置与方向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 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第3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 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第6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总复习——三角形的练习卷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七单元 统计 第二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1课时
2.1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说课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2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8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 第四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总复习——综合复习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9课时
二、用字母表示数1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0课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