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7
收藏
六年级下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及圆柱的体积,容积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听了王老师的这节公开课后,深有体会,对我的教学相当有帮助,现在谈谈我的听课感想。
一、亮点
1.王老师的语言幽默,有亲和力,课堂学习气氛轻松活跃,学生能跟随老师积极主动思考,各环节环环相扣,节奏合理,通俗易懂。
2.注重循序渐进,注重新老知识承前启后的教学,一开始就复习了五年级求“梨、土豆”等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为沟通旧知与新知间的内在联系奠定了基础。
3.设计如下课前预习:
①这个瓶子的容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②水的体积能直接求出来吗?空气呢?为什么?③空气部分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柱,可以怎么办呢?④瓶子里的水的体积在倒置前后有变化吗?空气呢?倒置后,空气的体积怎么求?⑤除了这种方法,你还有什么方法求出瓶子的容积?
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及小组代表汇报来检测预习内容,将预习内容的处理巧妙的融合在课堂中。
4.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了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5. 有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一个学生很难直接解决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发现不会解决的问题在哪儿?例如,本例中,学生看到瓶子的容积就是水的体积加上空气的体积,而水的体积能直接求出来,这时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体积会直接求出吗?倒置后空气的体积怎么求?这时学生就会发现只要选取倒置前水的体积和倒置后空气的体积,就可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6.重视方法总结,提炼数学思想。 本课内容包含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那就是转化。简单地说,转化就是把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陌生的、困难的内容,通过一些手段使其变成熟悉的、简单的内容,这样难题就迎刃而解了。本课中,将不规则的圆柱转化成规则的圆柱,通过操作,学生了解了这种思想,更是实践了这种思想。
二、建议
当然,我们每位老师的课都不可能达到100%的完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在以下几方面还值得进一步加强改进和研讨:
1.合作学习的过程还需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对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分工情况、参与率、总结汇报等因素还要重点考虑。
2.课堂预设不够细化,比如小组代表汇报时毫无章法,表达不清
自己的想法,教师如何处理这种情况,都应充分考虑到。
3.课堂细节关注不够全面,比如在课件制作、板书、教态及专业
术语的使用上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数学家——丘成桐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4课时)
《找规律》教学设计(第1课时)
2015年高考数学解答题答题技巧
万能大师——莱布尼茨
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赵本山给美国人测智商
调整心态掌握高考数学应试技巧
20世纪数学的指路人——希尔伯特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5年专家指点高考数学答题技巧
科学巨人牛顿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第1课时)
2015年高考数学答题技巧:大题小做大题细作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第2课时)
几何之父——欧几里德
2015考生必知的14个高考数学答题优先策略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第3课时)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2课时)
狄利克雷
数学奇才——伽罗华
高考数学选择题答题技巧——“不择手段”
为科学而疯的人——康托尔
最实用的高考数学应试答题技巧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第2课时)
伯努利家族
中国卓越数学家苏步青
业余数学家之王——费马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