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6
收藏
《平移》的教学设计
执教者:杨国全
学习内容: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25-26页平移。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现象。能直观地分辨常见的平移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经历观察、操作等过程,感受图形的美,发展空间想象能力,会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教学重点:学习平移的有关定义及平移的性质
教学难点:1.对平移的两要素的理解;2.如何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ppt课件、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唤起记忆
1.师:同学们,国庆节就要到了,在这七天假期里,同学们最想去哪玩?(海边,爬山,公园,游乐场)游乐场老师也喜欢,我还听说国庆节河源市儿童公园要开业了,你们想不想玩,一提到玩大家都特别高兴,你喜欢哪个游戏活动?(滑梯、缆车、摩天飞轮等)其实玩中也有很多数学问题,你能说说它们都是些什么现象吗?
2.指学生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引出定义:像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把这样的直线运动叫做平移现象。师:今天我们就来断续研究平移的现象,板书:平移
3.举例:我们身边还有哪些运动是平移的现象?(开窗户、汽车行驶、电梯、升旗等)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议一议,移一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当红旗手,好吗?你们每组都有一张表格,现在你们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这张表格的内容。并讨论:在画小旗向左平移4格时,先考虑哪个条件?如何画小旗向左平移4格后的图形?
(二)展示成果,汇报交流
将学生各类不同的作品拿到实物展示台展示,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移?并板书两要素(方向和距离)
(三)错题评析,明确要求
通过错题评析,让学生明确平移的过程是整个图形按要求进行平移,平移的距离是对应点之间的方格数,而不是平移前后两个图形之间的方格数。
(四)探索画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红旗已经到旗台下了,终于可以升旗了,现在请你们把红旗升到指定的位置去吧!打开书本,同学们独立完成升旗仪式。老师巡视指导,展示各种情况,集体评议。使学生理解小旗平移前后,大小和形状都不能改变。
(三)拓展延伸,深化知识
师:这道题目与前面两道有何不同?该如何按要求把小船把小船平移到指定位置?(使学生明白小船每次平移时,大小和形状都不能改变)
三、实践操作、巩固新知
四、小结:你学到了什么
1.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把这样的直线运动叫做平移现象。
2.判断一个图形能否经过平移得到另一个图形,必须要去注意图形本身的方向不发生变化。
[板书设计]
4.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完全平方公式》说课稿
《相交线中的角》说课稿
北师大七上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整章教案
3.2可能性的大小
有理数的乘法(1)
7.1分式
《相交线中的垂线》的说课稿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说课稿
2.1正数与负数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 二元一次方程
不等式的解集2
不等式的解集1
第六章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5.2.1《平行线》教案
角的画法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说课案
2.2探索平行的条件
有效数字与近似数
七年级上第二章有理数
北师大版七上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整章教案
《乘方运算及指数运算律》
第一章线段和角小结与复习
8.3再探实验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
平移(第一课时)
4.1摸到红球的概率
2.4绝对值
幂的运算(复习课)
环保案例
12.3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