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2
收藏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分数与除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经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难点:
理解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把谁看作单位1?
3.引入: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
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1:出示题目
(1)列出算式。(板书:13=)
(2)讨论:1除以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3)教师画出示意图。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应是这个蛋糕的 ,就是 个1。
板书:13= 1/3(个)
2.教学例2:出示题目
(1)动手操作。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把它看作3块饼,用剪刀把它们分成同样大小的4份。
(2)口述方法及每份分得的结果,教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
(3)归纳:从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出,把3块饼平均分成4份,无论怎样分,每一份都是3块饼的,即3个块,把3个块饼合起来就是1个饼的,即块,因此,34=3/4(块)。
由此可见, 不仅可以理解为把1块饼(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也可以看作把3块饼组成的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学生相互说说 表示的意义。
3.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五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大家都在看
2016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17年中考数学考前模拟试卷(有答案)
初二上册数学辅导资料之《幂的运算》
2017年2016中考数学考点复习:二次根式
初中数学百科课外知识:积分方程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成轴对称的图形的性质知识点:上册
课外数学百科知识:突变理论学
初二年级数学上册分式的加减知识点:冀教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知识点:上册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试题答案参考
初二数学上册辅导知识点:实数
初二年级数学上册分式的乘除知识点:冀教版
2016初二整式的乘法数学家庭作业
初二数学上册辅导资料之《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鲁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知识点:第一章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
最新初二上册数学辅导练习题:平行线的性质
2016年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初二上学期数学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实数综合
课外数学百科知识之短时傅利叶转换
初二年级数学上册分式知识点:冀教版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试题精选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鲁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的加减法知识点:第一章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知识点:第11章
北师大版初二数学上册第二章综合测试题
经典数学小百科知识:相似三角形的识别.
初中数学课外百科知识:公理化和形式化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辅导资料:乘法公式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