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2
收藏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互动探究学习、迁移知识训练的方式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倡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进而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体会和感悟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重点:
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知道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教学难点:
在计算过程中体会算理,加深对小数加碱方法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揭示学习内容
1、教师谈话:我们以前学习了整数加减法,那么,整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老师这里有2道题,请2个同学来做一做,其他同学一边看他们的计算过程,一边思考3个问题:
①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②计算是从哪算?
③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指名计算
48+9= 25-17=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3、反馈题目是否正确,指名回答三个问题。
4、教师小结:通过练习,我们知道在计算整数加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低位开始计算。
②那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那一位不够建要向前一位退1再减。这是以前学的整数加减法,那么小数怎么计算呢?今天请你们来研究简单小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简单小数的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1、利用主题图,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一说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吗?
(开学了,同学们到文具店买学习用具,每个蓝色笔记本0.9元,每个书包25.8元,每个文具盒6.8元每个红笔记本2.6元??)
(2)利用你获取到的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你会列式吗?引导学生一人说提出的问题,一人说怎样列式,教师板书学生所说的算式,在学生提问并列式的基础上,教师引出主题,如果一个同学买了一个卷笔刀和一支铅笔,我们可以提出几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呢?
(一个卷笔刀和一支铅笔共花多少元?一个卷笔刀比一支铅笔贵多少元?一支铅笔比一个卷笔刀便宜多少元?)
教师肯定他们的说法后反问:你们会列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列式)
0.8+0.6= 0.8-0.6=
这2道题怎么算呢?请你们来研究研究。
2、学生互动探究
0.8+0.6= 0.8-0.6=
(1)教师:你打算怎样计算呢?请你试着在数学作业纸上算一算,然后把你的想法和同桌同学说说。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交流。
(2)汇报反馈:可能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
①学生用口算就算出结果了,但要让学生说明他是怎么想的。
②把0.8元和0.6元改写成8角和6角,相加减后在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
③按照前面复习整数加减法的方法写成竖式。
七年级下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学案
平行线及平行公理教案
线段的比较与画法教案
1.1 正数与负数 教案
2013人教版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教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学案(全单元)教案
直方图 教案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全章导学案
2013年初一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学案
射线、线段教案
公式教案
从面积到乘法公式期中复习讲学稿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导学案
角的度量教案
用拼图理解乘法公式 教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复习教案
感受概率教案
相交线、对顶角教案
初一数学上册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复习教案
同底数幂的除法(3)(总第16课时)教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学案(全单元) 教案
用拼图理解乘法公式
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教案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案
初一上册数学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复习教案
2013中学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全套导学案
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案
全等三角形教教案
2.1余角与补角导学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