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1
收藏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1》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容积和容积单位升、毫升,学会容积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认识容积单位和体 积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观念,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难点:理解容积的含义和升、毫升的实际大小。
教学媒体:教学平台
课前学生准备:课堂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是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3、单位换算:
500立方分米=( )立方米 78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6000立方米=( )立方分米 3立方米=( )立方厘米
二.探究新知.
(一)建立容积概念.
1.学生动手实验(每四人一组,每组一个有厚度的长方体盒,细沙一堆)
计算出长方体盒的体积
(把长方体盒装满细沙)计算细沙的体积.
2.学生汇报结果.
长方体盒的体积:先从外面量出长方体盒的长.宽.高,再计算其体积.
计算细沙的体积也是计算长方体的体积,(但要从长方体里面量长.宽.高,再计算其体积).
3.质疑:计算细沙的体积为什么要从长方体里面量长.宽.高?
4、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么多的教具,它们都是放在哪里的?
像这个纸盒、纸箱、量杯等这样能容纳物品的器具叫容器。你还知道哪些容器?哪些容器放的东西多,哪些容器放的东西少? (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容器。)
改革评价体系、推进小学素质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有效指导
[学习方式]关于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更进学习活动设计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刍议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施
抓住三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
分层教学探讨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学生探究能力培养之我见
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让考核成为学生愉悦的历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改中几个问题的反思及对策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中的教师指导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性审视
追求卓越──教师专业成长的生命观照
如何当好基层教研员
理解型师生关系及其建构
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
课程实施:问题与对策
小学低年级教学的有效方法──心理暗示
主题式听评课:让研究更有深度
用数学课程引领学生走向生活
浅谈“组织课堂讨论”,在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自助式教学模式探析
美国日本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目标与评价的比较
浅谈学习材料的优化
用文化润泽数学课堂
对集体备课的再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