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7
收藏
一学期来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现就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落实每堂课的教学任务。
1.严谨备好每一节课。
上课前认真备课,钻研《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2)及时复习。 (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的总结,有很多多样化的算法的发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
三、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课前,要求学生把课堂上用的东西,如教科书、练习本、笔等放在桌上一定的地方,预备铃一响就安静下来,小憩收心。对学生的怎样坐,答问时怎样站等都要提出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四、创设学习情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本学期我在教学新知时尽量利用生活中的感情材料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抓住机会告诉学生像这样的题目在我们的数学里叫做解决问题,从而初步了解了应用题的概念,同时也体会到了数学的美丽。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学习积极性很高,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他们能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爱动动脑,爱思考的好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五、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双向管好孩子。
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我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进行友好交往,不仅沟通信息,还增进了情感的交流。
总之,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与教学,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反思。我将及时找出差距,积极弥补不足,力争使自己的工作在新的一学年里有更大的起色。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二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随笔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人教新课标一年数下:《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
青岛版一年数下:《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上册奥数思维训练整除专题
2016七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练习:一元一次方程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十几减9》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试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学期《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百分数复习知识点
初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时训练:平面直角坐标系
青岛版一年数下《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六大2015-2016学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策略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综合应用题
青岛版五年制数下:《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反思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十几减9》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卷
2016高考一轮数学复习五大解题思路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2016年寒假作业答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素质测试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青岛版一数下:《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精讲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圆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一年数学下《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
2016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练习(寒假接力棒)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计算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大小的比较》练习题
青岛版第二册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教学反思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