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4
收藏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有趣的折叠》数学教案
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析及设计思路
1.教材解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下册第78、79页的《数学好玩》环节的第二课时,是在五年级下册学习完第二单元《长方体(一)》,尤其是该单元第二课时《展开与折叠》的相关知识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已经对展开与折叠有了初步感知,本节课是进一步认识和感知展开与折叠的关系,尤其是对折叠的深入了解以及折叠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因为我所带班级之前在第二单元已经对这个知识点进行了一定的拓展,部分内容学生有一定了解,所以我对该课部分环节和习题进行重新设计。
2.体现数学好玩
本节课是《数学好玩》的一个环节,所以设计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实际动手操作画一画、折一折、叠一叠、涂一涂等环节,充分让学生动起来,玩起来,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体现了数学大师陈省身的数学好玩的思想,让学生真正喜欢学习数学,这才是学习的持久动力。
3.落实生本教学
本节课的多个教学环节中均采取小组合作式学习,组员之间分工明确,自主学习,自主汇报,把课堂还给学生。数学2011版《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只是教学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
4.采用多种学习方式
参考了高效课堂中的独学、对学、群学学习方式,本节课中运用了多种学习方式,并辅以随机指名学习和教师带领集体交流学习等,目的是通过不同学习方式的变换,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过折叠与展开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展开图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2.过程与方法:在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过程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情感与态度:培养空间观念,提高合作意识及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三、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经历折叠与展开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展开图之间的关系。
2.学习难点: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小学生常用数学公式之数量关系
小学1年级数学公式:三角形
小学数学三角形图形计算公式
小学生常用数学公式:计算公式
小学数学必背公式:长方体
小学生常用数学公式整理
小学数学相遇与追击问题公式必知
2015年小学生五年级数学公式之三角形
小学盈亏问题常用数学公式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数学公式
苏教版2015新编小学五年级基本数学公式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正方形
小学四年级常考常用数学公式:圆锥体公式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求标准数应用题公式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面积单位换算
小学数学公式整理
新编小学六年级数学三角函数公式
和差,和倍,差倍数学公式小结
小学数学概念及公式:长方形
小学常用数学公式积累
小学生常用数学公式之概念
常用数学公式整理:定义定理
小学数学和差问题的常用公式
六年级常考数学公式知识点:时间单位换算
2015年一年级常用数学公式:求大小数公式
常用数学重量单位换算公式
小学生常用数学公式(植树问题)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整理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长方形
常用小学数学公式(算术方面)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