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6
收藏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练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掌握小括号的作用和用法。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教学难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练习插图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步计算的题目,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用法今天老师先带小朋友到草地上去看看好吗?不过看了以后还要解决几个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探索,巩固新知
1、投影出示第9页做一做主题图,学生独立解答后合作交流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与思考。如观察小鸟、花朵、蜜蜂等,由此从多种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同时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2、出示第11页第3题。学生观察后问:他们带20元钱买票够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交流讨论。通过解决问题,既巩固了用乘法和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又能够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增强学生的数感。
3、完成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并说说怎么算总分。通过计算各队总分,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完成第5题思考题求:一共有多少个方木块?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算式可以是:3X3X3-2=25(个) 3X3X2+7=25(个) 3X3+3X3+7=25(个)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思考题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
三、课堂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有什么收获?你能把我们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四、课堂作业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八上13.4《尺规作图》ppt课件1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 14.3乘法公式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八上14.2《勾股定理的应用》ppt课件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 乘法公式复习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八上14.1《勾股定理》(第2课时)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八下《菱形的判定》(第1课时)ppt课件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八上14.1《勾股定理》(第1课时)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八下《等腰梯形的判定》ppt课件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八上13.4《尺规作图》(第2课时)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八下《第19章 全等三角形》ppt复习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八下《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数)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八下《菱形的判定》(第2课时)ppt课件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八上14.2《勾股定理的应用》ppt课件1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八上13.5.3《角平分线》(第1课时)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八下《第21章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ppt复习课件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八上15.1《数据的收集》ppt课件1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八上14.2《勾股定理的应用》ppt课件3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八上15.1《数据的收集》(第2课时)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八下《逆命题与逆定理》(第3课时)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八下《角平分线的性质》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八下《逆命题与逆定理》(第2课时)ppt课件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八上13.5《逆命题与逆定理》(第3课时)ppt课件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八上13.3.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八下《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算术平均数的意义)ppt课件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八上13.3.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第2课时)ppt课件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八上13.5.2《线段垂直平分线》ppt课件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八上15.1《数据的收集》ppt课件2
华师大版数学八上14.2《勾股定理的应用》ppt课件(投稿)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 15.3模拟实验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八上13.3.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第1课时)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