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4
收藏
《可能性》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节课重点在于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确定与不确定现象,能用“一定”、“不可能”和“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能和同伴交换想法。“可能性”问题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但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王老师通过创设情境进行启发式教学,大胆放手,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实践、探索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的伊始,王老师从小朋友熟悉的抽签进行导入,不仅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更主要的是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预测事件发生的可能结果。在猜测、表达、交流中归纳,初步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不同结果,引出“可能”、“不可能”、“一定”三个概念。接着,开展了学生喜欢的摸球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思维,组织学生游戏,参与学生游戏的全过程,通过猜测、验证,在交流中再次领悟“可能性”。最后,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与可能性有关随机事件,再次加强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总之,这节课王老师设计思路较清晰,能层层深入地进行教学,学生们也能积极参入学习活动之中,较好地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数学是抽象的,必须把两者联系起来,学生才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庆幸:老师做到了这一点。但毕竟王老师是入职不到2个月的新上岗教师,在重点环节的设计还不是很到位,教学语言精炼还需多加斟酌 ,遇到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需加强。老师的自身基本素养挺好,是一个很有潜力的青年教师。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五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说课稿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一数学正余弦定理的应用2
高一数学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1
高一数学子集与集合相等
高一数学椭圆2
高一数学向量的线性运算2
高一数学向量的线性运算1
高一数学三角恒等变换2
高一数学向量线性运算1
高一数学向量的物理背景与概念2
高一数学余弦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高一数学向量的物理背景与概念1
用平面向量坐标表示向量共线条件2
高一数学向量的概念及表示
高一数学向量的线性运算3
高一数学小义复合函数
高一数学杨辉三角2
用平面向量坐标表示向量共线条件1
高一数学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2
高一数学向量的坐标表示1
高一数学正、余弦函数的图像1
高一数学向量的应用
高一数学圆锥曲线基础知识
高一数学三角恒等变换4
高一数学椭圆1
高一数学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3
高一数学向量的数量积2
高一数学向量的数量积3
高一数学向量的坐标表示3
高一数学向量教案
向量的正交分解与向量的直角坐运算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