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9
收藏
超脑麦斯课堂的细节深深吸引了我。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在做数学、说数学的过程中想数学、玩数学。
印象最深的要数同课异构的两节五年级数学《展开与折叠》。洪雪芬老师的课堂上,老师注重小组合作,更关注如何教会孩子们小组合作。每节课前作课老师都会告诉孩子们首先完成的孩子一定要去帮助别人,只有小组内所有人都完成,全组成员才可以同时喊“ye”。每次小组活动结束,这句响亮的“ye”总能把每个孩子的心都凝聚在课堂上。当然,孩子们折叠的正方体为了进一步研究又需要将其展开(即孩子们心中的破坏掉了),早在上课前洪老师便强调:学习的过程中,拆我的还是拆他的,都一样,因为你们是同一个小组。早在课堂开始前,这样的规则就已经建立在学生心中了,如此,课堂效率怎能不高?
在研究正方体展开图形时,洪老师每一个过程都让孩子亲自参与,她采用个别学生展示、电脑显示,全班同学展示与其相同的展开图,最后她总会特别骄傲地说“这是我们班发明的第几种展开图”。课堂上一个孩子兴高采烈地拿出自己的展开图,洪老师发现这个图形很特别问道:你确定吗?孩子说道:对呀,我试过了(将展开图重新折叠了一遍可以组成正方体)。“哇~这句话很重要”洪老师的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轻轻地一句既肯定了孩子的方案,又对孩子们对自己猜想一定要动手去验证的行为进行了高度评价!
另一位来自深圳的孙兆辉老师也带领学生进行了《展开与折叠》的探索与学习。孙老师则更注重了学生知识的丰富与思维的全面发展。让学生自己活动,自己探索出能否折叠成正方体的三种方法,同时也丰富了听课教师的知识建构。凡是展开图符合141,231,222,33中任意形式(当然可以将图形进行任意平移帮助判断)都可以折叠成正方体,第二种方法:图形中有三组相对且相隔的面;第三种方法:图形中含有“田、凹、T”字的一定不能折叠成正方体。往常教学中我们会注重第一二种判断方法,对于第三种往往忽略。而孙老师教学中的知识体系的多维建构也让我反思自己的教学。
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练习题试卷
2012-2015年春第二学期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
2016春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1)
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人教版(2012版)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人教版(2012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
人教版2014年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2016春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12)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小学一年级数学试题
2016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过关检测题(3)
2013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2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新人教版2012-2013年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试卷
人教版(2012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第二学期
人教版(2012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二
2016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过关检测题(4)
2015年春季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多套下载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人教版(2012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
人教版(2012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年第二学期一年级数学期末试卷新人教版
新编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模拟复习试题
新人教版2012-2013年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试卷1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计算能力检测题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题
人教版(2012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包含答案)
2014-2015年春季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冀教版2012-2013年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