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9
收藏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七个单元:1、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2、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3、分一分、认识物体;4、11-20各数的认识;5、20以内的进位加法;6、20以内的退位减法;7、总复习。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发展空间观念。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习较大数的认识与计算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难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求难、求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五、教学进度
1准备课2课时2—3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9课时4—9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16课时10分一分、认识物体5课时11—13 11—20各数的人数7课时14—1620以内的进位加法8课时17—1920以内的退位减法9课时20总复习4课时。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多一些、 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后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在数学课中巧用电教媒体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刍议
人教版四年数学下册《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试题
2016中考几何数学四边形复习考点详解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课后练习题精选
如何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反思
沪教版四年数学下册《四则运算》综合试题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激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
中考数学一模模拟试题练习
人教版四下《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同步练习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能力测试题
远程教育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教学反思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减法随堂检测题
2016中考数学复习构建知识网络
公开课《图形的旋转》听课体会
2016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必做试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综合测试题
2016年中考数学一模必做专题试题—函数
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中间有0的数的写法和读法》课后反思
人教版四年数学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一练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退位减法课后训练题
信息技术与数学创新意识培养的有效整合
一年级下册数学乘减随堂检测题浙教版
2016年一年级数学进位加法同步练习题第二学期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整数与小数同步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能力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数学下册《三角形》同步练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