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0
收藏
近日,在宋校长的指导下,仔细阅读了《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杨庆余主编)中第九章小学数学概念学习(儿童建构数学概念能力的培养)的内容,感触颇深。
影响儿童建构数学概念的主要因素:经验、语言。构建数学概念能力的构成包括: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概念、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的语言能力。学生数学语言的能力包括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记忆、表述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由于个人学习习惯的影响,我比较注重数学基础概念的理解与记忆,一直对着一做法持有保留态度,因为在素质教育的时代下,概念的记忆、背诵是不是又回到了自己上小学时期的做法。当看到书中这样一段文字,数学概念的学习和表述数学概念的语言的学习室不同的。对表述概念语言的学习就是一种词汇的认识,不能一味掌握了这个词汇就是理解了概念。教学中生读或者带领学生默读一些概念实际上就是读表示概念的词汇,并不能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了解到这些后不禁打了个冷战。在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中,如果不注意对概念的记忆 原来清晰、准确的概念也会变得模糊不清,这样不仅导致新概念学习困难,还会出现概念运用不灵活。
两段看似矛盾内容的学习,忽然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事情要把握一个度。教学更是如此,孩子们概念的建构依然如此。数学概念的构建,要注重数学语言能力的运用,孩子们要理解,也要记忆,双管齐下才能让孩子们具备构建数学概念的能力。
苏科版八上探索菱形的性质课件
苏科版八上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课件
苏科版八上2.4立方根课件
苏科版八上4.3平面直角坐标系课件
苏科版八上平行四边形复习(一)课件
苏科版八上1.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课件2
苏科版八上3.1图形的旋转原创课件
苏科版八上3.1图形的旋转课件1
苏科版八上2.1勾股定理的验证课件
苏科版初二上2.4立方根课件
苏科版八上3.4平行四边形(1)的课件
苏科版八上3.2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1)课件
苏科版八上2.3平方根课件1
苏科版七上1.4线段、角的对称性课件2
苏科版八上2.7勾股定理的应用课件4
苏科版八上3.1图形的旋转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上2.1勾股定理的应用(1)课件
苏科版八上3.1图形的旋转课件3
苏科版八上2.1勾股定理的应用(一)课件
苏科版初二上一次函数(一)课件
苏科版八上2.3平方根课件(2)
苏科版八上3.1图形的旋转课件2
苏科版八上5.2一次函数第一课时课件
苏科版八上2.3算术平方根课件
苏科版八上1.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课件1
苏科版七上1.4线段、角的对称性课件1
苏科版八上5.2一次函数课件2
苏科版八上2.7勾股定理的应用课件2
苏科版八上探索矩形的性质课件
苏科版八上2.5实数(2)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