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3
收藏
为了能帮助广大小学生朋友们提高数学成绩和数学思维能力,查字典数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了统计知识点,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到大家,同时祝大家学业进步!
**知识点**
1、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这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2、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步骤:
①写标题和统计时间;
②注明图例(实线和虚线表示);
③分别描点、标数;
④实线和虚线的区分(画线用直尺)。
注意:先画表示实线的统计图,再画虚线统计图。不能同时描点画线,以免混淆。(也可以先画虚线的统计图)
**练习题**
1、对于数据组1、2、3、4、4、4、5、5、8、9,众数是( ),中位数是( ),平均数是( )。
2、在一次英语口试中,10名学生的得分如下(单位:分):80,70,90,100,80,60,80,70,90,100,则这次英语口试中,这10名学生得分的众数是( )。
3、若一组数据6,7,5,6,x,1的平均数是5,则这组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 )。
**参考答案**
1、对于数据组1、2、3、4、4、4、5、5、8、9,众数是( 4 ),中位数是( 4 ),平均数是( 4.5 )。
2、在一次英语口试中,10名学生的得分如下(单位:分):80,70,90,100,80,60,80,70,90,100,则这次英语口试中,这10名学生得分的众数是( 80 )。
3、若一组数据6,7,5,6,x,1的平均数是5,则这组的众数是( 5 ),中位数是( 6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一)》同步练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图形》同步练习
2016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测验题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角》教学反思
沪教版数学二年上册《分一分与除法》教学设计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锐角和钝角》教案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角》教学片段与反思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百分数的应用(一)》同步练习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应用题》同步练习
2016年一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练习卷(北师大版)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角》课后反思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用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分一分与除法》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模拟题(2016年)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角》教学反思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2016年秋一年级数学上册2单元测试题(青岛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上《圆的认识》同步练习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检测卷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同步练习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直角》教学反思
沪教版数学二年上册《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同步练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