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31
收藏
学习是没有尽头的,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提高自己,快快拿起你漂亮的笔记本和笔开始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吧!下面为大家分享方程的意义与等式性质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知识点**
1、 方程的含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 方程与等式的联系区别:方程是等式,但等式却不都是方程。
3、 等式性质一: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4、 等式性质二: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5、 解方程的书写格式:解方程前要先写一个“解”字和冒号;一步一脱式,每算一步,等号都要上、下对齐;表示未知数的字母一般都要放在等号的左侧。
6、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7、 能运用减法、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求未知数是减数、除数的方程。
8、 看图列方程的关键是看懂图意,从中找出等量关系,然后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在列方程时,把未知数尽量放在等式左边。
9、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解应用题),首先要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题目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也就是方程)再解出来,最后检验,写出答语。
**练习题**
一、判断。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 )
2.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 )
3.X等于5是方程5X+5=30的解。 ( )
二、解方程。
2x+5=15.8
**参考答案**
一、判断。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 × )
2.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 √ )
3.X等于5是方程5X+5=30的解。 ( √ )
二、解方程。
2x+5=15.8
解:2x=10.8 x=5.4
新课程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教案第9章
第四节绝对值1
第七节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在试验中寻找规律
七年级(下)数学教案B(北师大版)
第七节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
从不同方向(2)
第四节绝对值2
认识百万分之一1
角的度量(第一课时)
用探索性方法解决初一数学问题
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
新课标七年级数学教案(华师大版)
小学升初中衔接教育
新课程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教案第8章
7.2.2三角形的外角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七年级(下)数学教案C(北师大版)
二元一次方程和解法
6.1因式分解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第四节:平面图形
《7.3实践与探索——问题1》教学设计
不等式的解法(1)
第一节代数式1
初中第七册数学教案
新课程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教案第10章
身份证号码和学籍号码
7.1.1三角形的边
数学七年级上册各章介绍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