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30
收藏
小学数学的学习需要不断的积累和创新,最重要的就是及时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和复习,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点就是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画图形的另一半:
(1)找对称轴(2)找对应点(3)连成图形。
2、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n变形有n条对称轴。
3、图形的平移,先画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图。(本学期学习两次平移,如从左上平移到右下,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
4、图形的旋转,先找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再连线。(不管是平移还是旋转,基本图形不能改变。)
>>>练习题
1、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 )图形,那条直线就是( )。
2、 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
3、 这些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 )现象。
(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 )现象。
(3)妈妈用拖布擦地,是( )现象。
(4)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 )现象。
>>>参考答案
1、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 轴对称 )图形,那条直线就是( 对称轴 )。
2、 正方形有( 4 )条对称轴。
3、 这些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 旋转 )现象。
(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 平移 )现象。
(3)妈妈用拖布擦地,是( 平移 )现象。
(4)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 旋转 )现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3.练习二十四》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3课时》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2.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3.5的乘法口诀 练习十》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2.观察物体(2)》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5.乘加、乘减 练习十二》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4.9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4.练习八》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5.解决问题》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1.观察物体(1)》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8.整理和复习 练习十五》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1.7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7.用数学 练习十四》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2.8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2.练习九》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认识钟表》教后反思感想体会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1.认识时、分》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6.整理和复习》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5.加减混合》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2比多少》教后反思感想体会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反思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1.观察物体(1)》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2.8、7、6加几 第1课时》教案反思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5的认识第2课时》教后反思感想体会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2 左、右》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数数、读数》教后反思感想体会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