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7
收藏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二次函数知识点,包括平面直角坐标系、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等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新学期学习有帮助,快来学习吧。
知识点
知识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1,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就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其中,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轴的交点O(即公共的原点)叫做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为了便于描述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把坐标平面被x轴和y轴分割而成的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注意:x轴和y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2、点的坐标的概念
点的坐标用(a,b)表示,其顺序是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有“,”分开,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当 时,(a,b)和(b,a)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
知识点二、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象限
点P(x,y)在第二象限
点P(x,y)在第三象限
点P(x,y)在第四象限
2、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
点P(x,y)在x轴上 ,x为任意实数
点P(x,y)在y轴上 ,y为任意实数
点P(x,y)既在x轴上,又在y轴上 x,y同时为零,即点P坐标为(0,0)
3、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 x与y相等
点P(x,y)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 x与y互为相反数
4、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位于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纵坐标相同。
位于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横坐标相同。
5、关于x轴、y轴或远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与点p’关于x轴对称 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点P与点p’关于y轴对称 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点P与点p’关于原点对称 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
6、点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点P(x,y)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1)点P(x,y)到x轴的距离等于
(2)点P(x,y)到y轴的距离等于
(3)点P(x,y)到原点的距离等于
课后练习
二次函数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经都掌握了呢?预祝大家可以更好的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中数学知识点快速记忆口诀总结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统计和可能性》同步练习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上《11减几》相关资料之说课稿
西师大版一年级小学数学上册《13减几》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上《11减几》相关资料之说课稿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上册《8加几》相关资料之说课稿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几》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
初中数学做题技巧和方法总结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7,6加几》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5减几》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高中数学课后复习提高成绩效果明显
高二数学最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总结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和可能性》教案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试题及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说课稿
西师大版数一年级上册《8加几》相关资料之评课稿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和可能性》同步练习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上册《8加几》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7,18减几》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7,18减几》教学教案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中的策略思想和方法
西师大版数一上《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一年级上册《8加几》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上《8加几》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3减几》教学教案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统计和可能性》教材分析
初中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总结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