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3
收藏
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最简整式的乘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因式分解。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推荐了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祝大家考试顺利。
知识点
1.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是互为逆变形。
2.分解因式技巧掌握:
①等式左边必须是多项式;
②分解因式的结果必须是以乘积的形式表示;
③每个因式必须是整式,且每个因式的次数都必须低于原来多项式的次数;
④分解因式必须分解到每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注:分解因式前先要找到公因式,在确定公因式前,应从系数和因式两个方面考虑。
3.提公因式法基本步骤:
(1)找出公因式;
(2)提公因式并确定另一个因式:
①第一步找公因式可按照确定公因式的方法先确定系数再确定字母;
②第二步提公因式并确定另一个因式,注意要确定另一个因式。
③提完公因式后,另一因式的项数与原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几个个多项式的各项都含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具体方法:当各项系数都是整数时,公因式的系数应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的相同的字母,而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低的;取相同的多项式,多项式的次数取最低的。 如果多项式的第一项是负的,一般要提出“-”号,使括号内的第一项的系数成为正数。提出“-”号时,多项式的各项都要变号。 口诀:找准公因式,一次要提净;全家都搬走,留1把家守。
要变号,变形看正负。
例如:(注:x^2表示x的2次方)
-am+bm+cm=-m(a-b-c);
a(x-y)+b(y-x)=a(x-y)-b(x-y)=(x-y)(a-b)。
注意:把2a^2;+1/2变成2(a^2;+1/4)不叫提公因式
课后习题
1. 方程(x+3)(x-3)=0的根的情况是( )
A、无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两根互为倒数
D、两根互为相反数
2. 用换元法解方程(x2+x)2+(x2+x)=6时,如果设x2+x=y,原方程可变形为( )
A、y2+y-6=0
B、y2-y -6=0
C、y2-y+6=0
D、y2+y+6=0
3. 下列一元二次方程最适合用分解因式法来解的是( )
A、(x+1)(x-3)=2
B、2(x-2)2=x2-4
C、x2+3x-1=0
D、 5(2-x)2=3
通过对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是否已经掌握了本文知识点,更多参考资料尽在查字典数学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2)》教案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之四
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优秀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图形”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加法的简算》教案设计
《开学梦想第一课》教学案例及反思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3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课堂要改革,小组利用好——《三角形的特性》评课
14天怎样拿下高考数学20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乘法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位值图上的游戏》教学案例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第七单元第九课时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解决问题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导学案设计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之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17章知识点集锦
小学数学老师学习心得 又读《数学课程标准》有感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叙事 一念之间的距离
经验分享 利用学习交流群,学生更爱数学了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设计
汤卫红老师的《山猫与雪足兔》听课反思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设计C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三位数的读、写法
四年级下册《连减的简便运算》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实录与评析
2017年高考历史题型解题方法总结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导学案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