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9
收藏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因数和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等知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又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生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学生已经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认识等知识,但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教材明确规定在研究因数与倍数时,限制在不包括0的自然数范围内研究,避免由此带来一些小学生尚不必研究的问题。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学情分析
1.利用乘法引导学生认识因数和倍数。教材在揭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时,没有像原来的教材那样,先揭示整除的概念,再利用整除认识倍数和因数,而是让学生通过分类,用除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也是让学生运用乘除法的知识,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注重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探索数的特征。教材非常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发现数的特征。如在探索2、5和3的倍数的特征时,都是先让学生在100以内数的表格中圈出2、5的倍数,再通过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方法发现它们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数学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以及渗透分类的思想。
问题解决: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情感态度:通过利用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课时划分:8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
2.2、5、3的倍数的特征………2课时
3.质数和合数……………………3课时
4.整理和复习……………………3课时
2015年数学图象法知识重点
高考数学高频考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分配律》教案
2015年中考数学代数知识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教案
鲁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教学计划(精编)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认识小数》教学计划
初中数学题库:求三角形ABC各角度数
高考数学主要考察我们哪些能力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学计划(2017备考)
2016年秋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游戏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2017初三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讨(共3篇)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论文(5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
2015年中考数学验证法
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教学计划
2015年中考数学有理数加法知识要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有趣的算式》教案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论文(共4篇)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方法与技巧
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高考数学复习指引
2015年中考数学特殊值法
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研究2篇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有效性浅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