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0
收藏
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我们为大家准备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希望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
1、不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用10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加减混合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
(2)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8、加减法的估算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减法估算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
(3)发展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练习题**
一、知识整理:
1.我知道了用竖式计算时( )要对齐,先从( )位算起;当个位相加满十时要向( )进一;当个位不够减时,向( )位退一;笔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时,要从( )到( ),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
2.当个位相加得10,要在个位写( )。
当然这单元的知识还有很多哦!你可以和爸爸妈妈再说一说!
二、相关
1.口算、
65+37= 61+29= 63+26= 83+17= 57+10= 3+50= 7+12= 69+19=
49+20= 20+13= 9+85= 27+24= 23+13= 37+58= 6+76= 34+41=
45+37= 35+62= 37+31= 19+30= 30+38= 37+17= 39+52= 85+7=
2.竖式计算、
37+46—54= 81—32—27= 42—34+57= 37+(34—30)= 28+35+23=
76+18—55= 72—(44—14)= 19+32+39= 46+29—37= 44—32+68=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说课稿《点阵中的规律》
小学数学《统计》说课稿设计
数学五年级上册说课稿《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分类》讲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说课稿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说课稿 点阵中的规律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说课
列方程解应用题说课稿
五年级说课稿: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说课稿 分数除法
四年级小学数学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说课稿 比的基本性质
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长方形 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路程、时间与速度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上学期《列方程解应用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说课稿 分数混合运算一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五年级上册说课稿数学《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特性》 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 数字与信息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设计(2)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说课
小学数学《长方体与正方体》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 3的倍数的特征
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速度、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分数的意义
五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统计与可能性》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小数的性质》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