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8
收藏
教师输出的信息与学生反馈的信息是复习的两大信息通道,教师一方面通过这个通道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周围情况,找出学生认知上的缺口和漏洞,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反馈信息进行及时的评价,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节进度,及时采取补救或强化的措施,使学生的正确认识得到强化,错误的认识得到纠正,模糊的概念得到澄清。
总复习不是一课时就可以完成的,在复习的所有课时中,教师在每一课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精讲和少讲,相对来说学生的练习量要大一些。要讲的知识也应该侧重于知识的系统化。练习的侧重点在于使学生在更高层次上牢固掌握知识,在设计总复习的课时教学计划时,可将数学结构安排成“先概括整理再练习”、“先练习再概括整理”、“边练习边概括整理”等几种形式。如果学生平时掌握较好、计算准确率高的题,复习一开始就可以全面展示各种简算题型,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些题型进行分析、比较,沟通它们之间的内在的联系,归纳出更具有一般性的简便计算规律。
在新课时教学中,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可能出现漏洞和缺口,在总复习的时候最大的任务就是查漏补缺,可以避免在知识的认知结构中形成更大的漏洞和缺口,而出现“一步掉队,步步掉队。要做好知识的漏洞和缺口,因此,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学生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对学生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分析,并相应调节复习的进程,采取不同的补救措施,搞好漏洞和缺口的工作。
沪科版九年级上23.6反比例函数(2)教案
相似多边形(第一课时)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上)
沪科版八年级上13.4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教案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三)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上)
解锐角三角函数(2)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上)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3)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上)
证明(二)(第三课时)教案(沪科版八年级上)
证明(三)(第四课时)教案(沪科版八年级上)
比例的性质(二)(第三课时)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上)
沪科版九年级上23.5二次函数的应用(3)教案
位似图形(1)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上)
沪科版八年级上13.3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教案
证明(一)(第二课时)教案(沪科版八年级上)
沪科版九年级上23.5二次函数的应用(1)最值问题教案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1)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上)
命题(第一课时)教案(沪科版八年级上)
沪科版九年级上23.4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2)教案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3)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上)
比例线段练习(第五课时)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上)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二)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上)
位似图形(2)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上)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2)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上)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二)教案(沪科版八年级上)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1)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上)
沪科版九年级上23.2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教案
沪科版九年级上23.4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1)教案
23.3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3)教案
沪科版九年级上23.6反比例函数(1)反比例函数概念教案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上)
23.3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2)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