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7
收藏
《认识分数》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内容,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动手实践,从而获得对分数的直观认识,领悟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上完课后,我就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及课后感受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主动投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的开始,我创设了两个小朋友去秋游,带了许多好吃的食品情境,活跃了课堂气氛,很好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很快地进入到新课学习的状态中。知识层面上,从整数的平均分开始,从4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到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两份,再到把1块蛋糕平均分成两份,结果是半个。在其中渗透“平均分”的概念,并让学生发现问题(半块蛋糕用数怎样表示),用以前的知识不能解决,从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
三、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在认识蛋糕的二分之一之后,我让学生进行了折一折,涂一涂,认一认等活动。用不同的图形折出不同的分数,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联系已有的经验和数学知识,主动探求折法,得到更多的分数,充分展示学生思考,探索,交流的活动。在群体中交流多种折法,既尊重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个人策略,又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释放和发展,放手让学生自主创造分数,顺应学生好表现的心理特点,彰显了学生个性,学生通过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几分之一的理解,并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
不足之处:由于准备时间比较仓促,有一些细节处理得不够妥当。从这一点,我得到启示,作为一个教师,必须不断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更要研究学习过程,善于思考,找到教学的切入点,加强课堂的驾驭能力。
《角的分类》说课和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老师工作随笔zi怎么样对待期中考试的“后遗症”
观摩课总结感悟心得《圆的初步认识》的反思
2018年中考数学知识点复习:直方图
小学数学学科培训反思
2018年中考数学复习: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2012年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关于《倍的认识》的教研课反思
2018年中考数学复习:反比例函数
小学数学老师工作随笔 如何克服做题时粗心马虎
数学活动课《有趣的拼搭》教学反思
2018年高考数学:解题模型及解法
三年级数学公开课课后反思 我眼中的《倍的认识》
小学数学老师培训心得 领略名师课堂,感悟数学魅力
小学数学老师教研随笔 名师引领,促我成长!
二年级数学老师2018年度上学期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2018年中考数学图解法的答题技巧总结
小学数学期中考试反思总结:折射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中试卷分析
初中数学总复习的方法总结
小学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组“青年教师成长课”活动总结
《植树问题》评课发言
小学数学名师观摩课反思 数学课堂也可以如此轻松
小三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2018学年上学期小学五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范文
一上册数学《6和7的认识》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提升培训心得体会感悟
高考数学提分的小技巧
华东师大版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知识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