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3
收藏
要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先看它是否为整式方程。查字典数学网提供了解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学习有所帮助。
知识点
在一个方程中,如果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一般形式:ax+b=0(a、b为常数,a≠0)。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解。
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终结果(方程的解)是x=a的形式
一元一次方程的“等式的性质1”和“等式的性质2”
1.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一个相同数,等式两边相等。(如果a=b,那么a±c=b±c。)
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数(0除外),或一个整式,等式两边相等。(如果a=b,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a/c=b/c。)
解法是通过移项将未知数移到一边,再把常数移到一边(等式基本性质1,注意符号!),然后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系数(化系数为1,等式基本性质2),即可得到未知数的值。
例题讲解
例1. 一件工作,甲独作10天完成,乙独作8天完成,两人合作几天完成?
[分析]甲独作10天完成,说明的他的工作效率是1/10,乙的工作效率是1/8
等量关系是:甲乙合作的效率×合作的时间=1
解:设合作X天完成 (1/10+1/8)X=1 解得X=40/9
答:两人合作40/9天完成
例2. 一件工程,甲独做需15天完成,乙独做需12天完成,现先由甲、乙合作3天后,甲有其他任务,剩下工程由乙单独完成,问乙还要几天才能完成全部工程?
[分析]设工程总量为单位1,等量关系为:甲完成工作量+乙完成工作量=工作总量。
解:设乙还需x天完成全部工程,设工作总量为单位1,由题意得,( + )×3+ =1,解这个方程, + + =1
12+15+5x=60 5x=33 ∴ x= =6
答:乙还需6 天才能完成全部工程。
例3. 一个蓄水池有甲、乙两个进水管和一个丙排水管,单独开甲管6小时可注满水池;单独开乙管8小时可注满水池,单独开丙管9小时可将满池水排空,若先将甲、乙管同时开放2小时,然后打开丙管,问打开丙管后几小时可注满水池?
[分析]等量关系为:甲注水量+乙注水量-丙排水量=1。
解:设打开丙管后x小时可注满水池,
由题意得,( + )(x+2)- =1
解这个方程, (x+2)- =1
21x+42-8x=72
13x=30
∴ x= =2
答:打开丙管后2 小时可注满水池。
解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预祝大家在新学期可以更好的学习。
图形的平移1
1.3.2有理数减法(1)
身份证号码和学籍号码
认识百万分之一1
5.1同底数幂的乘法
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
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
1.2展开与折叠教案
旋转与圆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第四节:平面图形
从不同方向(2)
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
七年级(下)数学教案E(北师大版)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一)
新课程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教案第10章
七年级(下)数学教案D(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数学教案B(北师大版)
数学七年级上册各章介绍
6.1因式分解
三角形的概念(复习)
6.1因式分解
不等式的解法(1)
用探索性方法解决初一数学问题
七年级(下)数学教案A(北师大版)
垂直(县级比武教案说课)
7.3.2《多边形的内角和》说课稿
第四章全部教案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
7.1.1三角形的边
1.1与数学交朋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