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6
收藏
如何让小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生活,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呢?精心准备了分与合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与合知识点】
分与合:(两种记忆方法,可以选择一种) 如:2的分与合
2 2 0 1 2 2
2 1
0 ---------- 方法1:每种方法第一数依次增加1,第二数依次减少1
2 0 2 2 0
1 1 ---------- 方法2:一组一组记忆(记住0与2,第二种前后两数交换位置??)
如:10的分与合
10
2 0 10 1 9
2 8 ---------- 方法1:每种方法第一数依次增加1,第二数依次减少1 3 7 4 6 5 5 6 4 7 3 8 2 9 1 10 0
10 2 0 10 10 0
1 9 ---------- 方法2:一组一组记忆(记住0与2,第二种前后两数交换位置??) 9 1 2 8 8 2 3 7 7 3 4 6 6 4 5 5
【训练要点】
第一阶段:数的分与合是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一定要滚瓜烂熟,不能出一点差错。因为孩子的基础各不相同,如果您的孩子10以内的口算不熟,容易出错的话,建议先将每个数的分与合按规律背熟再进行抽背。(可以在纸上把2-10所有数的分与合整理一下记录下来,选择孩子喜欢的方法去整理)
第二阶段:对口令(2-10的分与合随机或逐一突破)
形式一: 家长:8可以分成2和几
孩子:8可以分成2和6
形式二: 家长:4和几合成9
孩子:4和5合成9
形式三: 家长: 5和2合成几
孩子:5和2合成7
形式四:家长:几可以分成3和4
孩子:7可以分成3和4
(将这四种形式操练熟练)
第三阶段:10以内计算题的算理:
虽然孩子已有学前基础,但可能不太规范,所以建议还是要让孩子听过记忆10以内数的分与合,明白各类计算题的算理,对孩子的后续计算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2+5= 想:因为2和5合成7,所以2加上5等于7
10-3= 想:因为10可以分成3和7,所以10减去3等于7
【分与合--练习题】
( )+4=6 想: 几和4合成6,2和4合成6,所以2加上4等于6
( )-2=8 想:几可以分成2和8,10可以分成2和8,所以10减去2等于8
初一数学三、全等三角形与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初一数学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测试卷
初一数学下学期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题(2)
初一数学期末模拟试卷3
七年级(下)数学期末试卷((新)宁江区2007-2008)
初一下学期数学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试题
七年级数学下6.2.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练习
初一数学消元(一)练习题
初一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 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8.2消元练习题(一)
初一数学第二学期月考试题(全学期)(官渡中学07--08学年)
七年级数学第16周测试题(六里中学)
初一数学下学期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B1
七年级数学(广东省雷州市纪家二中)
七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测试卷(官渡中学)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测试题 (含答案)
初一数学第五章 相交线训练题
初一数学下学期第一章整式运算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南阳市2006~2007学年)
初一数学下学期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测试题(2)
初一数学下学期第四章概率试题
初一数学第七章三角形试题
初一数学三角形单元测试卷
初一数学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含答案)
初一数学下学期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测试题(1)
初一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 同步练习1
初一数学下册试卷:巧用方程组的解题
初一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 同步练习2
七年级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