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6
收藏
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因此,我们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这篇测量知识点,欢迎大家参考。
认识分米、毫米、千米
1、分米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写成1dm
2、毫米用字母mm表示,1毫米写成1mm
3、千米用字母km表示,1千米写成1km
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之间的换算
1、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
2、1分米=10厘米或1dm=10cm
3、1米=100厘米或1m=100cm
4、1米=10分米或1m=10dm
5、1千米=1000米或1km=1000m
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间的实际长度
1、一张IC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1扎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3、公共汽车两站地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
4、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有多长(分米、毫米的认识)
知识点:
通过实际测量,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1分米=10厘米 或1dm=10cm;
1米=10分米 或 1m=10dm;
1厘米=10毫米 或1cm=10mm;
2.知道1分米或1毫米的实际长度。
3.能利用长度单位之间关系进行单位换算
1千米有多长(千米的认识)
知识点:
1.体验1千米有多长。
2.了解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千米=1000米或1km=1000m。
3、能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1、毫米、分米的认识:
(1)会用厘米估计常见物体的长度,并在实际测量中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2)通过测量活动,实际感受1毫米和1分米大约有多长,会用毫米和分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估计。
(3)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会用这些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4)能完成有关的计算和应用,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千米的认识:
(1)了解"千米"是比"米"大很多的长度单位,知道1千米大约有多长,并初步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能正确换算和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吨的认识:
(1)了解"吨"是比"千克"大很多的质量单位,知道1吨大约有多重,了解质量单位"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吨、千克、克之间的进率,能正确换算和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能估计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
~~~【课后练习题】~~~
1、3厘米=( )毫米20分米=( )米
500厘米=( )米4分米=( )厘米2000米=( )千米。
2、3千克=( )克8吨=( )千克5000千克=( )吨
3、27厘米+13厘米=( )分米1吨-600千克=( )千克
4、我们常用的测量物体长度的单位有千米、( )、( )、厘米、( )。
5、常用的测量物体重量的单位有( )、千克、( )。
6、一盒纯牛奶重500( ),两盒纯牛奶重( )千克。
7、张瑶绕操场步行一圈是400米,她每天早晨步行2圈就是(答案)米,再行(答案)米就是1千米。
高考复习福建省福州三中高三年级阶段测试
高考复习福州三中高三年级阶段测试
高考复习第一次诊断性检测题(数学文科)
高考复习成都市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数学理科
高考复习第二轮专题复习复合函数的导数
杭州市高考科目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卷(理科)
高考复习第二轮复习《不等式》专题
高考复习成都市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数学文科
高考复习3月月考数学试卷(理科)
高考中央民大附中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考试数学
高考复习第二轮专题复习复数的加法与减法
高考复习北京四中数学第三次统测(文科)
各地高考模拟创新试题之五——解析几何部分
高考复习第三轮数学综合测试
高三数学高考复习指导第一讲集合
高考增城市高级中学普通毕业班高三数学综合测试四
高考叙永一中高数学阶段检测题(一轮复习总结卷)
天利38套高考模拟卷汇编精华B
高三数学高考基础知识详解
高考复习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十一月份数学调研试卷
各地高考模拟创新试题之三——数列部分
高考复习第一次诊断性检测题(数学理科)
哈东大天四校第高考模拟联考数学(文)
高考新疆阿勒泰地区二中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湖北省重点中学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复习11月月考数学试卷
高考预测数学(文)试题
杭州市高考科目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卷(文科)
杭州市高考科目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高考扬州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