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6
收藏
知识点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物质分子来构成,无规则运动永不停。相互作用引和斥,三点内容要记清。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相接触,彼此深入对方中,固液气间都扩散,气体扩散速最快。
3、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
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小。热传递:外界向物体传热,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向外界传热,物体的内能减小。
5、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6、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转移量,单位是焦耳。
常见考法
这部分知识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
以北京市为例,在近三年的中考中,考察这部分知识的考题共出了5道。在题型分布上,出了三道选择题,一道填空题,一道实验题。在知识点分布上,连续三年的选择题都考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这一知识点,除此之外,04年出了一道考察“分子引力”的实验题(1分),06年出了一道考察“扩散现象”的填空题。在难易分布上,所有的考题都属于容易档次。可以推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这一知识点在今年的中考中依旧会是重点考察的知识点。
误区提醒
1、温度能够影响扩散的速度;
2、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3、做功的实质是不同形式的能的转化,热传递的实质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
【典型例题】
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潮湿的地面会变干
B. 扫地时,太阳下能看到大量尘埃的无规则运动
C. 打开香水瓶满屋飘香
D. 将一滴红墨水滴在一杯水中,很快整杯水变红了
解析:
A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是蒸发现象,而蒸发的实质是液体中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有些运动速度较快,能量较大,有能力摆脱其他分子的束缚,跑出液面成为气体分子,可见蒸发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对于B选项中的大量尘埃的无规则运动,因为可以用肉眼观察的到,所以很明显不是分子的运动。C、D选项都是扩散现象,只能说明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答案:B
17年高考文科数学答题模板集锦
17年高考数学答题指导
2017年高考数学答题公式整理
2016-2017学年数学组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中考数学考点三角形讲解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高考数学大题答题技巧,高分不再难!
初三数学期末复习: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知识点
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分析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心得 数学学习也需要培养阅读能力
高考数学答题策略分享2017
初三下册数学期末复习第8章知识点(青岛版)
2017高二数学期末试题(附答案)
复习必看:高考数学客观题答题技巧
苏教版初二下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第7章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以“核心问题”驱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2017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试卷质量分析
怎样保证中考数学计算题不失分
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及转化
2017高考数学选择答题技巧推荐
最新中考数学填空题答题技巧
普高数学教育教学模式转变浅析
大学路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评价方案
青岛版初三下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第7章)
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数学期末复习: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知识点
2016---2017学年小学一年级数学工作总结
提分攻略!2017高考数学做题技巧
2016-2017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