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5
收藏
学习是没有尽头的,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提高自己,快快拿起你漂亮的笔记本和笔开始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吧!下面为大家分享图形的平移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图形的平移》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结合生活经验和事例,让学生感知平移现象,并会判断平移及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课设计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通过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感知归纳平移,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移运动的表象。首先,在教学时我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寻找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联系,选取学生熟悉的、丰富有趣的生活实例——升降电梯、观光缆车、推拉窗导入平移。让学生感知平移,让学生初步理解平移的特点。在教学中,老师应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把问题抛出来:“这三种移动:上下移动、前后移动、左右移动,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能总结出来,那么就说明他们对平移认识明了。如果学生不能一次归纳,老师就应引导学生用手势、动作表示平移,充分调动学生头、脑、手、口等多种感观直接参与学习活动,来加深理解。而本节课平移的特点是我直接讲出来的,这是不足的一点。
教学平移距离,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很难想到要数一个图形平移的格数,只要去数某个点移动的格数。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由我自己讲授,没有考虑学生自己的方法。在讲授时,没有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方法的讲授没有很详细、清楚,因此,学生数方格纸上图形的平移格数,以及画简单图形的平移,掌握得不是很好。
本节课我有很深的体会:老师的提问应考虑孩子到孩子的知识掌握能力,他们能不能够回答得出来。老师应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在学生不能很好的回答你的问题时,应耐心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课堂上不是几个孩子掌握好了就行了,课堂是孩子学习的主体。低年级的孩子动手能力和习惯都应加强,画图一定要用铅笔和直尺,教师必须严格要求。
【练习题】
1. 一个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连续向右平移6次后,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
2. 方格中的图形向左平移了( )格。
3. 图形先由位置①向( )平移( )格,到位置②;再由位置②向( )平移( )格,到位置③。
4.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对应点间的距离都( ),图形平移后( )( )不变
5. 下列图形中,由原图平移得到的图形是( )。
2016年小学数学六年级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2016年五年级期末考试数学知识点:图形的变换
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小数乘小数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和千米课后检测题:第二学期
2016年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统计
2016年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检测题(含答案)
班主任最想对家长说的19句话
2016年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6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人教版)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随堂练习题
2016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推荐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折线统计图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2016年六年级小学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1
小学四年下册数学课后检测题: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016年三年级数学期末试题(1)
一年级数学下册元角分专项练习题2016年
2016年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体积练习题:第二学期
小学生考前注意事项
今天的教师靠什么吸引学生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四则运算
2016六年级小学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青岛版一年级下学期数学课后练习题:厘米、米的认识
浙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体积单位的换算同步检测题
2016年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题
2016年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试题(1)
2016年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推荐
2016年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课后训练题:第二学期
2016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人教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