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1
收藏
新一轮中考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学科的知识点,主要是对初中三年各学科知识点的梳理和细化,帮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识脉络,熟悉答题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下面是《2018初中数学代数: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仅供参考!
1.由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一个方程,将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2.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1)从方程组中选取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把其中的某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
(2)把(1)中所得的方程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
(3)解所得到的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个未知数的值。
(4)把所求得的一个未知数的值代入(1)中求得的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从而确定方程组的解。
注意:⑴运用代入法时,将一个方程变形后,必须代入另一个方程,否则就会得出“0=0”的形式,求不出未知数的值。
⑵当方程组中有一个方程的一个未知数的系数是1或-1时,用代入法较简便。
3.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仍然是“消元”。
4.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在所解的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如果某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可以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消去这个未知数;如果未知数的系数相等,可以直接把两个方程的两边相减,消去这个未知数。
第二步:如果方程组中不存在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那么应选出一组系数(选最小公倍数较小的一组系数),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一个系数是另一个系数的整数倍,该系数即为最小公倍数),然后将原方程组变形,使新方程组的这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都等于原系数的最小公倍数),再加减消元。
第三步:对于较复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应先化简(去分母,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通常要把每个方程整理成含未知数的项在方程的左边,常数项在方程的右边的形式,再作如上加减消元的考虑。
注意:⑴当两个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或成整数倍时,用加减法较简便。
⑵如果所给(列)方程组较复杂,不易观察,就先变形(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等),再判断用哪种方法消元好。
5.列方程组解简单的实际问题。解实际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题意,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这里的相等关系应是两个或三个,正确的列出一个(或几个)方程,再组成方程组。
小学生收集有关工程问题的数学公式
2015-2016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14年数学公式:相遇问题公式
小学二年级关于植树问题的数学公式梳理
石家庄精英中学小升初数学试卷答案(2016)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模拟卷(2016)
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14年小学追及问题的数学公式
的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的小学数学公式人民币单位换算
2016小学五年级数学重点公式大全
的小学生数学运算顺序
小学生同向行程问题的数学公式
小学生数学基础运算公式大全
2014年小学数学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小学生数学和差问题的公式大全
2014年小学生流水问题数学公式
最常用的数学公式时间单位换算
小学一年级数学公式:加减法公式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016)
2014年小学生必备数学公式乘法分配律
小学生数学热点问题运算公式大全
小学数学算术定义定理公式大全
2014年小学数学公式运算法则
的小学数学单位换算的公式
2014小学生算术方面的数学公式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计算公式大全
2016年小学四年级数学圆锥体公式
的小学定义定理数学公式
小学生数学公式——运算定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