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5
收藏
小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断的积累,同学们可以通过认识米知识点巩固自己所学知识,看自己有哪些知识点还未掌握!
【认识米知识点】
(1)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2)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3)米用字母“m”表示。
(4)1米=100厘米。
(5)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
(6)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
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如:1米>98厘米(1米=100厘米)
【课后练习题】
1、一捆绳子长15米,第一次用去5米,第二次用去6米,一共用去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根绳子对着2次后长4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根绳子长16米,对折三次后长多少米?6、用一根5米长的绳子量篮球场的宽,正好量了6下,篮球场的宽是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一数上册《认识物体》相关资料之说课稿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11~20各数》同步练习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6~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11~20各数》教学教案
北京版二年级上数学《6~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认识11~20各数》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上《认识11~20各数》相关资料之评课稿
北京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6~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6~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上册《6~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教案
西师大版一数学上册《认识物体》相关资料之评课稿
西师大版一年数上《认识11~20各数》相关资料之评课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分一分》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认识物体》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分一分》同步练习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上册《分一分》同步练习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认识11~20各数》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6~9的乘法口诀求商》同步练习题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6~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