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1
收藏
练习四 第课时 课型 练习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熟练的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小数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练习,小结、熟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运用 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解决问题的三个过程吗?
同学们思考后回答。
第一步:理解整理。让自己读懂题目,找出有效的数学信息和所求问题。
第二步:分析解答。让自己根据信息,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 ,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步:验证反思。让自己通过回顾解题过程,来证明自己的方法的正确性,可以用不同的思路去验证。
二、基础练习
1、出示练习四第3题
一个房间长8.1m,宽5.2m.现在要铺上边长为0.6m的正方形地砖,100块够吗?
(1) 学生读题,找出有效的数学信息和所求问题。
已知:房间长8.1m,宽5.2m 要铺上边长为0.6m的正方形地砖
问题:100块够吗
(2)分析:要想知道100块够不够,就要看100块正方形地砖有多大,如果比房间的地面的面积大就够了,如果比房间的地面的面积小就还不够。所以就要算出房间地面的面积与100块地砖的面积。
(3)解答:8.1×5.2=42.12(㎡)
0.6×0.6×100=36(㎡)
42.12>36,不够
2、出示练习四第4题
王老师骑车的速度是15千米/时,王老师从家骑车到学校要用0.25小时,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他改为步行,每小时走5km,用0.8小时能到学校吗?
学生读题,找出有效的数学信息和所求问题。
已知:骑车的速度是15千米/时,骑车的时间是0.25小时,
走路的速度是5千米/时,时间是0.8小时
问题:如果他改为步行,每小时走5km,用0.8小时能到学校吗?
分析:要想知道改为步行后0.8小时够不够,就要看0.8小时可以走多少千米,走的这个路程与家离学校的路程相比,如果家离学校的路程较远,就不够。所以要算出家离学校有多远,0.8小时可以走多少千米。
解答:15×0.25=3.75(千米)
5×0.8=4(千米)
4>3.75
能到
3、出示练习四第5题
学校食堂准备购买下面这
些水果,100元够吗?
学生独立完成
4、出示练习四第8题
某地打固定电话每次前3分钟内收费0.22元,超过3分钟每他钟收费0.11元(不足1分钟按1分钟计算)。妈妈一次通话时间是8分29秒,她这一次通话的费用是多少?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
每分钟收费0.11元所用的时间为8分29秒-3分=5分29秒(即按6分钟计算),所以妈妈这次通话的费用为0.22+0.11×6=0.88(元)
5、出示练习四第9题
《圆柱的表面积》说课设计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说课稿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说课稿
《三角形的特征和三角形的分类》说课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年、月、日》说课稿(4)
二年级数学“比多少”说课材料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说课设计
《年、月、日》说课稿(3)
《三角形的分类》说课稿(1)
《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稿(2)
《解比例》说课稿
《三角形的分类》说课稿(2)
《1-5各数的认识》说课稿(2)
《倍数和因数》说课(2)
《年、月、日》说课稿(1)
《年、月、日》说课稿(2)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2)
《圆柱的体积》说课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设计
《认识钟表》说课稿
圆柱的认识 说课稿
《小数的性质》说课设计(2)
《1-5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稿(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计算》说课稿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
《圆柱的体积》说课设计(2)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设计(2)
《圆锥的体积》说课稿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