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2
收藏
基础知识梳理
(一)、基本概念
1、“全等”的理解全等的图形必须满足:
(1)形状相同的图形;
(2)大小相等的图形;
即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同样我们把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有关知识总结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4、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平分线上
(二)灵活运用定理
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必须根据已知条件与结论,认真分析图形,准确无误的确定对应边及对应角;去分析已具有的条件和还缺少的条件,并会将其他一些条件转化为所需的条件,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运用定理证明三角形全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理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且至少要有一组边对应相等,因此在寻找全等的条件时,总是先寻找边相等的可能性。
2、要善于发现和利用隐含的等量元素,如公共角、公共边、对顶角等。
3、要善于灵活选择适当的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1)已知条件中有两角对应相等,可找:
①夹边相等(ASA)
②任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AAS)
(2)已知条件中有两边对应相等,可找
①夹角相等(SAS)
②第三组边也相等(SSS)
(3)已知条件中有一边一角对应相等,可找
①任一组角相等(AAS 或ASA)②夹等角的另一组边相等(SAS)
三、疑点、易错点
1、对全等三角形书写的错误
在书写全等三角形时一定要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切记不要弄错。
2、对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理解错误;
3、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证题时,要克服多数同学习惯于用全等证明的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会控制情绪的孩子学习好
数学学习的特征与一般过程
Web自适应学习与自主互助学习型新课堂
心灵的对话——“数学日记”沟通师生间的感情
借用数学思维,管制虚拟世界
中考倒计时 提分靠策略
中考复习 紧跟老师是关键
在数学课堂上渗透德育
浅谈数学批判思想的培养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方法
上初二了如何帮助孩子学好数学?
将数学课堂搬入生活
2013年中考冲刺复习梳理考点掌握知识体系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形式—“班内分层教学”初探
如何做好数学的命题
探索加强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路径
数学文化与素质教育
中学数学素质教学中数学学习方法
数学课如何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
2013年中考冲刺复习整理错题集适度训练
初中数学课堂即时评价的几点建议
从初中数学谈创新思维的培养
追寻唤醒学生思想力量的教育
状元心得:备战2013年中考三十条实战经验
怎样备好一节初中数学课
数学学习需要新理念,新形式
“一诊”将开考冲刺阶段掌握复习策略至关重要
中考备考:帮孩子减压须注意方法
中考冲刺:轻装上阵,迎接中考
淡化中考冲刺做好缓冲 考生要学会排解压力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