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0
收藏
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查字典数学网编辑了中位数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是指将统计总体当中的各个变量值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数列,处于变量数列中间位置的变量值就称为中位数,用Me表示。当变量值的项数N为奇数时,处于中间位置的变量值即为中位数;当N为偶数时,中位数则为处于中间位置的2个变量值的平均数。(注意:中位数和众数不同,中位数不一定在这组数据中。而众数必定在该组数据)
作用
在一个等差数列或一个正态分布数列中,中位数就等于算术平均数。 在数列中出现了极端变量值的情况下,用中位数作为代表值要比用算术平均数更好,因为中位数不受极端变量值的影响;如果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反映中间水平,当然也应该用中位数。在统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时,可结合使用中位数。
意义
1、意义:反映了一组数的一般情况。从中位数的定义可知,所研究的数据中有一半小于中位数,一半大于中位数。
2、中位数的优缺点:中位数是样本数据所占频率的等分线,它不受少数几个极端值的影响,有时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3、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直方图的面积应该相等,由此可以估计中位数的值。
4、中位数也可表述为第50百分位数,二者等价。
5、直观印象描述:一半比“我”小,一半比“我”大。
计算方法
1.求中位数,首先要先进行数据的排序(从小到大),然后计算中位数的序号,分数据为奇数与偶数两种来求。排序时,相同的数字不能省略)。
如果总数个数是奇数的话,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取中间的那个数 。
如果总数个数是偶数的话,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取中间那两个数的平均数。
例:2、3、4、5、6、7 中位数:中间的两个数相加后除2=(4+5)/2=4.5
在物价涨幅攀升的时候,适当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以及在职职工的工资,有利于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并逐步提高生活质量。但是,只提供一个“平均数”让人心里总是有点不踏实。一个平均数会掩盖很多的问题,不久前网友还创作了这样的打油诗:“张村有个张千万,隔壁九个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人人都是张百万。”对于这样的问题,不是“平均数”的错,也不是统计学的错,统计学中有现成解决的办法,就是计算“中位数”。所谓“中位数”,以一个51人的企业为例,把所有人员年收入从大到小排列,正中间的一位,即第26位的年收入就是这家企业年收入的中位数。打油诗里的“张村”个人财产中位数就是“零”。这个时候平均数不能说明的问题,中位数就说清楚了。
注意:是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不是随意乱排。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的中间水平。若是偶数数据,中位数就是这组数据中间两数的平均数。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中位数算出来可避免极端数据,代表着数据总体的中等情况。
中位数知识点就到这儿了,体会每篇文章的不同,摘取自己想要的,友情提醒,理解最重要哦!
2014高一数学上册10月月试题
2014淄博市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试题
2014金华十校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
2014高一阶段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
2014高一入学数学摸底考试题
高一数学10月月考试题2014
2014眉山市高一数学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
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2014
2014丘北县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
2014人教必修一第三章函数的应用同步检测
长春十一中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2014
2014人教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课堂测试题
2014人教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课后检测题
2014长春十一中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
资阳市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2014
2014抚顺六校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
必修4向量及运算单元2014
辽宁实中分校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2014
余弦定理的应用单元2014
鹤岗一中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2014
2014哈六中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
2014高一上册数学理科期中考试卷
2014高一阶段数学上册期中试题
2014人教必修一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课后检测
2014高一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题
2014南充市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
淮安市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2014
2014高一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
秋季学期高一上册数学期中试卷2014
重庆一中高一数学下期期末试卷2014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