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0
收藏
第六单元 年、月、日
新知识点:
1、认识年、月、日。
2、24时计时法。
3、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
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的对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时间。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开展
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对事件与时间关系的体验,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为学生创设自主构建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
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是在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但是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学生虽然在
实际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年、月
、日之间的关系,教材内容在设计时着重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构建知识的平台。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富有启发
性的问题和组织探索性的学校活动。如观察年历时,让学生思考“一年有几个月“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钟面探索外
圈和内圈的关系等。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24时计时法。
3、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
由于学生平时很少使用24时计时法,因此在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或晚上几时,学生往往感到不太习惯。教学时,
应使用钟表模型等教具或学具,加强对钟面的观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一整天时针正好走两圈,体会钟表外圈与内圈的
数的关系,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理解24时计时法。在教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从出发
时刻开始,转到到达时刻,把直观观察和路线图对应起来,并口算出经过的时间。
2010届高三数学导数及其应用
2010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全套课件7
2010届高三数学三角函数1
2010届高三数学函数的单调性1
2010届高三数学三角函数2
2010届高三数学对数与对数函数
2010届高三数学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
2010届高三数学圆的方程
2010届高三数学不等式的综合应用
2010届高三数学古典概型
高三数学研讨会解题思路资料2
高三数学研讨会解题思路资料1
高三数学考试说明解读与高考预测
2010届高三数学圆锥曲线与方程
2010届高三数学二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
2010届高三数学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010届高三数学三角函数的应用
2010届高三数学命题的四种形式
2010届高三数学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
2010届高三数学同角关系及诱导公式
高三数学直线和圆
2010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全套课件8
高三数学直线和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2010届高三数学三角函数的概念
高三数学转化与化归思想
高三数学解析几何
高三数学考前指导
2010届高三数学几何概型
2010届高三数学三角函数的最值
2010届高三数学函数的概念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