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0
收藏
一、选择
1.32+29+68+41=32+68+(29+41),这是根据(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考查目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灵活应用。
答案:C。
解析:加数的位置变换了,同时两两结合在一起凑整计算更简便,所以此题既应用了加法交换律,也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2.下面算式中(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A.42×(18+12)=42×30B.a×b+a×C=a×(b+C)C.4×a×5=a×(4×5)
考查目的:对乘法分配律及乘法意义的理解。
答案:B。
解析:判定是否应用了乘法分配律,首先看题中是不是含有两级运算。C项只含有二级运算,因此首先排除C;A项没有体现两个加数分别去乘另一个数的乘法分配律的实质,所以也排除掉。
3.125×4×25×8 的正确的解答方法是( )。
A.(125×8)+(4×25) B.(125×8)×(4×25) C.(125+25)×(4+8)
考查目的: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辨析。
答案:B。
解析:题目只含有二级运算,因此它就只具有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特点,而A项和C项都含有两级运算,所以是不符合要求的。
4.下面算式中正确的是( )。
A.500÷25×4=500÷(25×4) B.5000÷(125×8)=5000÷125÷8
C.368-32+68=368-(32+68) D.12×26+74=12×(26+74)
考查目的:运用定律辨析,建立模型化思想。
答案:B。
解析:本题判定的依据是乘法分配律、减法性质及除法性质进行选择的。A和C选项的问题是类似的,从算式的右边往左推,都应该去掉括号时变号,而算式左端却没有变号;D选项之所以先算(26+74),是因为学生“简便算法”的观念先入为主,看见能凑整的数就不管不顾地一味凑整,都是在为了简算而简算,这是错误的;只有B项符合除法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用这个数除以所有除数的积所得的商。
5.与38×101相等的算式是( )。
A.38×100+1 B.38×100+100 C.38×100+38 D.39×100-1
考查目的:乘法分配律的变式练习,加强对分配律的理解。
答案:C。
解析:要想找到与38×101 相等的算式,首先要明确38×101的意义,是101个38。A项38×100+1表示的是比100个38多1,也就是比101个38少;B项38×100+100表示的是比100个38多100,也就是比101个38多了;D项39×100-1表示的是比100个39少1,也就是比101个38多;只有C项38×100+38表示的是100个38再加一个38,也就是101个38,所以选C。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单元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梳理
高一数学必修3知识点归纳
2015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2015-2016年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小结
高一数学集合与函数概念知识点汇总
2015高一数学重点知识点: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单元集合的基本关系常见误区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2015
人教版高一数学第二章指数函数知识点小结
15年高一数学同步知识点:余弦定理公式的证明
高一上半年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大爆炸
高一数学下册:直线与方程知识点讲解
高一数学下册知识点: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2015高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平面解析几何
高一数学对数函数知识点讲解
高一数学下册知识点:立体几何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单元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常见考点考法
2015高一年级数学知识: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2015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介绍
人教版高一数学第一章函数及其表示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下册立体几何知识点
2015高一数学解题口诀知识盘点
2015年高一年级数学知识点:集合与函数
2015高中数学必修3统计知识点:分层抽样
2015年高一必修数学知识点:平方根公式竖式运算
人教版高一数学第一章函数的基本性质知识点归纳
高一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盘点
高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立体几何
2015年高一年级数学知识:立体几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