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册第三单元综合说明:学习科技类文章_心得交流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高一下册第三单元综合说...
首页>教学经验>心得交流>高一下册第...

高一下册第三单元综合说明:学习科技类文章

2017-05-10 收藏

 单元综合说明

本单元学习科技类文章。

2003年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出于淡化文体的考虑,没有再专门提出“说明文”“议论文”等概念,而是按照“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对各种文本进行分类,这是有道理的。过去所言的说明文中,常常含有“论”的因素(尤其是论证某个科学道理的科学论文,如《〈物种起源〉导言》论证进化论的科学性),也含有“述”的成分(如《神奇的激光》中大量的故事传说)。因此,在教学本单元的文章时,不宜纠缠于文体术语(如“科技说明文”“科学小品”“科学论文”等),而应注重对文章内容本身的把握。

阅读实用文,应能把握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这一要求同样适用于论述类文章,尤其是科技类文章。因此,本单元各篇课文的练习一,均着眼于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与关键信息的梳理。教学中,可依据这个练习来进行整体阅读。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常离不开“领会结构”“理清思路”的过程。需要注意,“理清思路”并不等于机械地划分段落、概括段意,教学中应尽量避免这种让学生厌烦的程式化做法,列提纲、在书上圈点勾画出纲要性的词句,都是把握思路的形式。有些文章行文活泼,更无必要给每一个段落都嵌定一个位置。但无论如何,在本单元,应注意培养学生“理清思路”的意识和习惯,训练他们整体把握结构思路的能力。

注意科技类文章的文化内涵。科学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这里强调文化内涵,是想让学生在获取科学知识的同时,多多体味其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色彩。例如,阅读《南州六月荔枝丹》,不仅了解一点关于荔枝的常识,而且从文中引用的大量古诗句中,感受到荔枝这一古老的中国特产所积淀的深厚的历史文化成分(如此挖掘,能使老课文教出新意、新味)。阅读《神奇的激光》,可叹赏人类从古至今,对宇宙和自然现象进行想像与探索的浪漫情怀。《〈物种起源〉导言》鲜明体现了达尔文言必有据、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以及长年累月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和热爱。《这个世界的音乐》让我们生动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妙,并引发我们重新思考与达尔文主义完全不同的生态观、生命观。若时间与条件允许,可组织学生对课文做延伸阅读,进而对以上问题做深一步的探究。

由于各篇课文的内容都还比较浅显,思路也较清晰,建议不做串讲,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读。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