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0
收藏
在上面的两个例子中我们会有这样的感觉,对于无限集合来说,从部分中似乎可以“产生”出整体来。比如射线上的每隔一厘米画一个点的例子,如果我们把不是10的倍数的点去掉,然后将平面“收缩”到原来尺度的十分之一,我们就重新得到了原来的那个点集。在装豆子的口袋的例子中,只要从去掉1号口袋后剩下的那些袋子中拿去一粒豆子,我们就又得到了原来的那个大口袋。这暗示了无限集合的一个重要特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和自己的一部分相似。事实上,无限集合的一个定义就是“能和自己的一部分一一对应的集合”。所以在无限集合大小的比较中,违反了“整体大于部分”的原则并不奇怪,因为这恰好就是无限集合的特征。
如果使用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我们发现它满足所有第二节中提出的关于集合大小定义的要求。而且除了“整体大于部分”这个我们已经解释过的不适用的原则外,不违反其他的直觉和常识。事实上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个集合的大小,也是非常符合直观的。如果有两盒火柴,我们想比较哪盒中的火柴数量更多,我们大可不必去数出每盒中火柴的数量,那样很容易出错。其实只要从不断地从两盒火柴中拿掉相同数量的火柴,最后如果同时两盒都不剩下火柴,那么就说明数量一样多,否则就是还剩有火柴的那盒比较多。
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
二年级数学训练营
二年级口算达标测试卷
二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
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卷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复习测试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专项填空题练习
2013 夏季二年级数学期末复习
判断、选择
判断训练
数学试题集
解决问题练习
数学训练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二年级数学基础
小学数学二年级期末综合口算卷
二年级数学练习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二年级数学下册测试卷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综合测试题
期末测试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二年级试题
二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下册文字题自测卷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监测题
小学数学第四册期中检测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