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在封闭曲线上植树问题》说课稿_说课稿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在封闭...
首页>数学教研>说课稿>五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上册《在封闭曲线上植树问题》说课稿

2017-05-09 收藏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本单元内容由原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移来,例3调整为封闭曲线上的植树问题。本单元共有三个例题,例1是直线植树中两端都栽的情况,例2是直线植树中两端都不栽的情况,例3是封闭曲线上植树问题。考虑到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学本部分知识时重点就是借助图画方法和“一一对应”“化繁为简”等方法解决问题。植树问题(在封闭的曲线上植树)的问题,人教实验版教材第108页。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模型思想。

  2、通过画线段图培养学生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

  3、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植树问题”的第三种情况:“关于一个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教学重点:建立“树的棵树与间隔数”的模型思想。掌握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图画方法和“一一对应” “化繁为简”“化曲为直”的思想解方法决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直尺、学习纸。

  课前准备:唱歌《幸福拍手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我们班同学在《劳技》课上绣的十字绣作品。

  教师: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十字绣作品)看看是哪些同学绣的?还有很多呢!我们五(2)班的同学真棒呀!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班主任朱老师也很喜欢这些作品,打算把这些作品挂到教师的后墙上。现在朱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和同学们了,大家说说怎样挂好?说说你的想法。

  生:……

  师:同学们,这个挂作品的事情,和我们数学上的什么知识有点像?(植树问题)能不能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教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在封闭图形中植树的问题。(板书课题:在封闭图形中植树的问题)

  (二)充分经历,探究新知

  1、大胆猜测,引发冲突。

  (1)读一读,说一说。

  课件出示例3:张伯伯准备在圆形池塘周围栽树。池塘的周长120m,如果每隔10m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在封闭曲线上植树问题》说课稿

  引导学生获取相关数学信息。让学生读题,然后指名说一说: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帮助学生弄清楚下列数学信息的含义:

  ①“每隔10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

  使学生明确“每隔10米栽一棵”就是指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是10米,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也叫间隔长度,也可以说成“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10米”。

  ②“池塘的周长120m”是什么意思?(全长)

  思考:这种环形植树问题,应该怎样求呢?

  提示:在学习前两个例题时,我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化繁为简)

  (2)猜一猜,想一想。

  让学生根据例题中的信息,猜一猜一共要栽多少棵树苗,教师对学生的猜测不发表评论,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到底要栽多少棵呢?对不对呢?你打算怎样检验自己的猜想?

  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进行验证。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厘清题意,让学生通过猜想答案,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2.借助操作,探究规律。

  (1)初步体验,化繁为简。

  教师:我们用一条线段表示120m的小路,每隔10米栽一棵,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图案表示树,每隔10米种一棵,每隔10米种一棵,照这样一棵一棵种下去……是不是很麻烦?

  教师:为什么觉得很麻烦?

  学生:因为120米里面有12个10米,太多了。

  教师:也就是说120在这道题中显得数据有点大,因此画图时会比较麻烦。像这样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先从简单一些的情况入手进行研究。比如,我们可以先选取40米中的一小段研究。

  (2)教师演示,直观感知。

  教师演示课件,边演示边说明。

  教师:我们选取120米中的40米来研究,用一条线段表示40米,每隔10米栽一棵,也就是说树的株距是10米。(教师板书)

《在封闭曲线上植树问题》说课稿

  教师;大家看一看,我们把这段路平均分成了几段?也就是有几个间隔?栽了几棵树?

  引导学生说出40米长的一条路,间隔长度是10米,有4个这样的间隔,可以栽4棵树。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复杂问题可以从简单问题入手的解题策略,并通过课件的演示,向学生示范线段图的画法,为学生下面的自主探究作好准备。)

  (3)动手操作,初步体验。

  让学生分组选择50、60、70、80等米中的圆形池塘,动手画一画,看一看这个池塘边,一共要栽几棵树。并填写表格。

《在封闭曲线上植树问题》说课稿

  (4)分组汇报学习成果。

  各小组进行作品展示,说说为什么这样画?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你是怎样画的?为什么这样画?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5)合理推测,感知规律。

  教师:虽然这些各组选取的长度不一样,一共要栽的棵数也不一样,但他们所画的线段图特别是他们的分析和思考方法有相同的地方,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在这些不同的画法中,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棵树和间隔数相等。

  (6)教师课件出示用“化曲为直”的思想来理解。

  教师借助课件演示帮助学生进一步直观理解。

《在封闭曲线上植树问题》说课稿

  发现:在封闭图形里植树和只载一端是同一种情况。

  (设计意图: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不断的操作和交流中,经历了观察、发现和感受的全过程,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7)即时巩固,强化规律。

  教师:同学们都明白了在封闭图形里植树的情况,树的棵数与间隔数相等,现在老师出几道题考考大家:7个间隔种几棵树?20个间隔种几棵树?9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20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小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在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3.运用规律,验证例3。

  教师:回到例3,张伯伯准备在圆形池塘周围栽树。池塘的周长120m,如果每隔10m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学生列式解答。

  学生尝试列式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有针对性地指导。

  全班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猜测——试验——验证的探究过程,同时让学生明确每步算式的意义,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三)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1、利用导入时创设的情景,编一道在封闭图形里植树的问题。(提示可以挂成多边形)

  2、“做一做”。

  教师:其实植树问题,并不只是与植树相关,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和植树问题相似,比如安装路灯、电线杆、设立车站等。

  3、练习二十四7、11题。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植树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练习二十四第12题。

  教师:这几题与例题有什么不同?

  教师: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

  (设计意图:运用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解决生活中的类似问题,把植树问题进行拓展应用,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在封闭曲线上植树问题》说课稿

  (五)布置作业。

  《同步》85页。

  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

  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

  两端都不栽:棵数=间隔数-1

  只栽一端:棵数=间隔数

  在封闭的曲线上栽:棵数=间隔数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