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7
收藏
有理数背后的三个“家庭”
在有理数的“王国”里,有三个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家庭——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它们号称有理数中的“三个重锤”,是学好中学数学的起点,下面把它们各自的特征介绍给大家.
(一)“一线串珠”的数轴
1.数轴的理解
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温馨提示:(1)数轴是一条特殊的直线,它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表示数0的点),正方向(一般取向右的方向),单位长度,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3)数轴上原点的位置、单位长度都是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确定的,同一条数轴上的单位长度应一致.
2.数轴的画法
(1)画一条直线,并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用它来表示数0,称为原点.原点必须确定,并明确标记.
(2)一般取从左到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在所画直线的最右端画一个向外的箭头表示正方向;向左的方向为负方向,负方向通常不需要表示.
(3)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 …,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
温馨提示:正数从原点向右依次标注,负数从原点向左依次标注.
3.数轴的应用
(1)任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2)利用数轴可以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数轴上不同的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点表示的数大.
温馨提示:数轴上的点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它所表示的数从小到大的顺序.从而可以得到:负数小于0,0小于正数,负数小于正数.
4.正确理解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对应关系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不能说数轴上的所有点都表示有理数(以后会学到).正有理数可以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以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零用原点表示.
小学数学老师听课反思 好奇触动主动学习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之税率》教案
新课标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之找次品2》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和圆锥》第三课时教案
2016四年级期末考试四则运算知识点
新课标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之找次品1》教案
初三数学下学年期末考试知识点
人教版五下数学《折线统计图之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精编九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整理
2016年高考数学易混淆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1)》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循环小数》教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抽取问题》教案
2016年高考数学最易失分知识点梳理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二十以内加减专项练习
苏教版五下数学《简易方程之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最大公因数》教后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之成数》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之折扣》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最大公因数》教后反思二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除法例4》教后反思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综合试题卷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展开与折叠》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简易方程之方程的意义》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后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和圆锥》第一课时教案
公开课《一周的认识》教学案例
2016年四年级数学期末抽样检测试题(苏教版)
2016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正方体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2》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