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6
收藏
第二课时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4及练习一第47题
教学目标:
1.知道分米产生的意义;
2.了解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选择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通过估一估、测一测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分米,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1.提问:我们现在认识的长度单位有哪些?你能给这些单位按照大小排排队吗?
2.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二、活动设计测量课桌
1.设疑:你们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谁来估一估?
2.动手操作,测量课桌的长度
(1)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课桌的长度,引导学生选择测量的工具及连续量
(2)组织汇报,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测量方法更加简便。
3.认识分米,教学例2。
(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指出10厘米的长度,出示分米卡,使学生认识1分米.说明有时候量物体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
(2)学生观察尺子:数一数1分米中有多少个1厘米?
有了认识毫米的思路,认识分米,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学会认识分米的长度单位。
(3)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利用分米卡,用手势表示,进一步认识分米。
将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学生分组互相用手势表示。
4.利用米尺,分组讨论。
1米有多少分米?1米、1分米、1厘米之间有多少关系?
总结归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板书)
5.量出3分米长的带子给大家看。
三、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认识了毫米、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老师们最喜爱的八佰教育网www.800edu.net
最全面的网址导航佛山制造网www.top0757.com
四.巩固练习
1.说一说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它的一个单位长度。
2.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3.练习一第5题: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
此题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长度表象。
4.练习一第6题
此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涉及到单位之间的转换。
5.练习一第7题是实践活动的另外一种形式。
初中毕业学业与升学考试数学试卷(新课程)1
九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上学期]
九年级数学测试(4).
九年级(上)数学第一章单元测试卷1
概率单元测试
初中毕业学业与数学试卷升学考试(新课程)
初中毕业学业数学试卷与升学考试(新课程)
九年级(上)期末试卷
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考试数学试卷(课改)
九年级上期期末质量数学检测(华师新版)
九年级数学(下)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测试试题B(卷)
九年级数学练习题(一)
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数学试题
九年级数学(下)第三章《圆》测试题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数学试卷2
九年级(上)数学《圆》
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卷
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数学试卷(课标B卷)
初中初三第二次月考测试卷
九年级期中测试数学试题
解直角三角形(概念)检测题A
九年级数学第24章测试题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数学试卷
初中毕业学业与升学考试数学试卷3
九年级数学练习题(三)
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题(课改区)
九年级(上)数学半期试题
概率初步单元检测
初中毕业学业与升学考试(新课程)数学试卷
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数学考试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