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5
收藏
人生的道路很长,但关键的却往往只有几步,而初中就是这关键几步中的第一步,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备了分式的运算知识点,欢迎阅读与选择!
一、约分与通分:
1.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去,这种变形称为分式的约分;
分式约分:将分子、分母中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分式约分的根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即分式的分子、分母都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约分的方法和步骤包括:
(1)当分子、分母是单项式时,公因式是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与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的积;
(2)当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应先将多项式分解因式,约去公因式。
2.通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异分母的分式可以化为同分母的分式,这一过程称为分式的通。
分式通分:将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化成同分母的分式,这种变形叫分式的通分。
(1)当几个分式的分母是单项式时,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相同字母的最高次幂的所有不同字母的积;
(2)如果各分母都是多项式,应先把各个分母按某一字母降幂或升幂排列,再分解因式,找出最简公分母;
(3)通分后的各分式的分母相同,通分后的各分式分别与原来的分式相等;
(4)通分和约分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变形.约分是针对一个分式而言,通分是针对多个分式而言;约分是将一个分式化简,而通分是将一个分式化繁。
注意:
(1)分式的约分和通分都是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2)分式的变号法则:分式的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的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3)约分时,分子与分母不是乘积形式,不能约分.
3.求最简公分母的方法是:
(1)将各个分母分解因式;
(2)找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
(3)找出各分母中不同的因式,相同因式中取次数最高的,满足(2)(3)的因式之积即为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求最简公分母在分式的加减运算和解分式方程时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分式的运算:
1.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1)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
(2)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则进行计算。
2.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
4.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5.对于分式化简求值的题型要注意解题格式,要先化简,再代人字母的值求值。
分式的运算知识点整理的很及时吧,提高学习成绩离不开知识点和练习的结合,因此大家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绩一定要注重从平时中发现问题查缺补漏~
八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
八年级数学教案示例:分式的基本性质
八年级数学教案: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初二数学教学设计:角的平分线
八年级数学教案示例:梯形2
八年级数学教案示例:分式
八年级数学教案: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八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的内角和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2
八年级数学教案示例: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八年级数学教案示例:梯形的中位线
八年级数学教案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第1课时)
八年级数学教案示例:分式的乘除法2
八年级数学教案示例: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2
八年级数学教案示例:运用公式法
八年级数学教案示例:用计算器求平方根
八年级数学教案示例: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初二数学教学设计:最简二次根式5
八年级数学教案示例: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八年级数学教案示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
八年级数学教案: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第2课时)
八年级数学教案示例: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八年级数学教案示例: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八年级数学教案示例:合比性质和等比性质例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四边形
八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相似的判定(第3课时)
八年级数学教案示例:比例线段
八年级数学教案: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八年级数学教案示例:分式的加减法
八年级数学教案示例:立方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