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1
收藏
练习三 课时 1
主备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和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力目标: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 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设计
思路教学
准备 口算题卡
预习要点
教 学 过 程
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要点与个性化修改
一、情境创设
师:谈话引入。同学们要想学好数学,除了联系实际,善于观察外,还要学习中善于合作交流,互相帮助。同学们对“乘法”这个单元的口算、估算和计算方法掌握地不错,可是有部分同学需要大家的帮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一下这部分内容。
二、引导学生总结自己乘法中的口算、估算和计算方法
师:请同学们回顾本单元的口算、估算和计算方法。
生:小组讨论交流。
师:组织全班交流。
1、交流乘法的口算方法。
小结:
①、变换算式。②、把算式看作几个几相加 ③、先用零前面的数相乘,再添零。
2、交流乘法估算方法。
①、四舍五入。②、转变成已知乘法。
3、交流乘法计算方法。
小结:
①、把未知的乘法计算转化成已知乘法或加法。
②、用竖式计算。
师:通过回顾,同学们对乘法的口算、估算和计算方法都掌握的较好,现在我们就利用掌握的知识来解决练习一的问题。
三、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1、算一算,说一说
(1)课本第38页1题。
让学生先在点子图上圈一圈,在表格中填一填,再用竖式计算。
(2)课本第38页3题。
让学生先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再填空。
2、选数填空:课本38页4题
师:让学生独立填空,小组交流填法。
交流填法:把题中各数的0暂时划掉,选数填空。
特殊化——以简驭繁的策略
3、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1)师出示题卡,学生口算课本第38页2题。
(2)让学生用估算方法做课本第38页6题。
(3)用计算方法做课本第38页5题。
(4)当森林医生,课本第39页7题。
(运用比赛的形式,提高积极性,做完后小组内交流)
4、利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课本第39页8题。
(2)课本第39页9题。
两种方法:
①共几箱:10+12=22(箱) 共几瓶:22×24=528(瓶)
②苹果汁:10×24=240(箱)橘子汁:12×24=288(箱)
共几瓶:240+288=528(箱)
(3)课本第39页10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课本中提出的问题。小组交流自己的解决方法。
(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
(4)课本第39页11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小组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要想学好数学你以后应该怎么做?
沣东新城车辆小学大学区教案专用纸尾页
板书设计:
练习三
乘法口算方法。
①、变换算式。②、把算式看作几个几相加 ③、先用零前面的数相乘,再添零。
乘法估算方法。
①、四舍五入。②、转变成已知乘法。
乘法计算方法。
①、把未知的乘法计算转化成已知乘法或加法。②、用竖式计算。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检测题46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检测题43
分式运算与分式方程练习题
三角形单元复习题1
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课件
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试题11
变量之间的关系单元测试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检测题52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检测题45
算法初步课件10
分式混合运算练习题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课件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检测题44
平均变化率、瞬时速度与导数课件
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试题12
三角形单元复习题2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课件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检测题42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检测题48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单元综合测试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单元测试题2
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题
数列课件5
平行线的性质随堂测试
抛物线课件4
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综合测试
实数单元综合检测题1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课件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课件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检测题47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