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0
收藏
三年级上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1.毫米: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英文缩写MM。
1毫米=0.1厘米;
=0.01分米;
=0.001米;
=0.000001千米
2.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长度单位,符号为:cm.,1厘米=1/100米 。
1厘米=10毫米
=0.1分米
=0.01米
=0.00001千米 .
3.分米: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0.0001千米(km)=1分米
0.1 米(m) = 1 分米
10 厘米(cm) = 1 分米
100 毫米(mm) = 1 分米
10 分米 = 1 米(m)
0.1 分米 = 1 厘米(cm)
0.01 分米 = 1 毫米(mm)
4.千米:千米又称公里,是长度单位,通常用于衡量两地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国际标准长度计量单位,符号 km。
1 千米(公里)= 1,000 米(公尺)= 100,000厘米(公分) = 1,000,000 毫米(公厘)
5.吨:质量单位,公制一吨等于1000公斤
6.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把和放在等号(=)之后。
例:1、2和3之和是6,就写成︰1+2+3=6。
7.加法各部分名称
“+”是加号,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是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是和。
100(加数) +(加号) 300(加数) =(等于号) 400(和)
8.加法性质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9.减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将一个数或量从另一个数或量中减去的运算叫做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10.减法的性质: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认识比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由一道习题引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认识比”教学设计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一)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4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单元评价分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大树有多高教案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检测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四课时 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一)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七课时 整理与练习(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大树有多高”教学设计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3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常见错误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性质以及比的应用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案例分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