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6
收藏
课题:地砖的周长
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P48内容。
目标:
1、合作:探索并掌握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地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3、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准备:
地砖(实物)、电脑、课件、幻灯片、米尺。
学生自己带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正方形。
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口算练习(认识学生):
124=154=204=224=504=604=
2、乖乖兔去小熊家做客,发现小熊家贴了新地砖。
3、评小明星!
二、探究新知
1、量地砖
估计
动手量一量(合作)
说一说(每边的长都是60厘米)?你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2、独立尝试:
计算。
汇报。讨论、比较(幻灯出示):
你觉得那种方法最简便,最好记忆?(评小明星!)
应用:帮小熊家算一算两个正方形的相框的花边的长。
15厘米22厘米
(独立尝试所学)。汇报。订正。
观察(课件出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三、小结
说一说:如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得: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四、应用
1、解决身边的问题:
动手量、算:自己带来的物品。
(分小组进行自己从身边获取信息,去解决身边的问题。)
2、完成P48的练一练的2;P49的练习六的4(评小明星!)
五、巩固(课件)
1、算出右面正方形的周长:
5厘米
2、小明要改制一个边长是9厘米的正方形的相框(如下图)。他想在正方形相框四周粘一些红色丝带,请你帮他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厘米的丝带呢?
3、用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使每边长2厘米,需要多长的铁丝?
(独立完成,教师批;小教师批。)
六、评价自己的学习(全课总结)
1、自评:①.学习态度;②.合作;
2、互评。(评小明星!)
3、谈收获(课件:小朋友,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七、提高
(课件)考考你。
用四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把它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计算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
(可以靠:投影演示)
板书:
地砖的周长
60+60+60+60=240(厘米)
604=240(厘米)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
《找规律》课堂实录(1)
《5的乘法口诀》课堂实录
《6的乘法口诀》课堂实录与评析
“圆锥的体积”教学实录与评析
《小数的性质》教学实录、反思与感悟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实录
《克与千克》课堂实录(2)
《约分》课堂实录
《认识时间》课堂实录(2)
《圆柱的认识》课堂教学实录
《统计》课堂实录(1)
《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堂实录及点评
《小数的性质》教学实录及评析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实录(2)
《解决问题》课堂实录(2)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实录(2)
《角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实录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实录
《分数的意义》教学实录与评析
《6和7的加减法》教学案例
《加减法的估算》课堂实录
《小数的性质》教学实录
《解决问题》课堂实录(1)
《第几》课堂实录
《统计》课堂实录(3)
《分类》课堂实录
《认识时间》课堂实录(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