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0
收藏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集锦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说明:要证明两条直线平行,用判定公理(或定理)在已知条件中有两条直线平行时,则应用性质定理。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是指从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直线上的一点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
注:
①能表示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线段与这两条平行线都垂直;
②平行线的位置确定之后,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定值,它不随垂线段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③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三种距离定义:
1.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
2.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3.两平行线的距离——两天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的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长度。
两直线间的距离公式:
设两条直线方程为
Ax+By+C1=0
Ax+By+C2=0
则其距离公式为|C1-C2|/√(A2+B2)
推导:
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就是从一条直线上任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设点P(a,b)在直线Ax+By+C1=0上,
则满足Aa+Bb+C1=0,即Ab+Bb=-C1,由点到直线距离公式,P到直线Ax+By+C2=0距离为
d=|Aa+Bb+C2|/√(A²+B²)=|-C1+C2|/√(A²+B²) =|C1-C2|/√(A²+B²)
人教版数学九下29.2《三视图》ppt课件1
人教版数学九下《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flash课件
人教版数学九下29.2《三视图》ppt课件2
九年级29.2《三视图》(第1课时) 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九下29.1《投影》ppt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九下26.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ppt课件3
人教版数学九下28.2《解直角三角形》ppt复习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九下26.1《反比例函数》ppt课件2
人教版数学九下29.1《投影》ppt课件1
人教版数学九下29.2《三视图》flash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九下26.1《反比例函数》ppt课件5
人教版数学九下29.2《三视图》flash教学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九下26.1《反比例函数》ppt课件3
2016春人教版数学九下26.1《反比例函数》ppt公开课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九下28.1《锐角三角函数》ppt课件3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垂径定理》获奖2个课件
人教版数学九下《全等三角形》flash课件
人教版数学九下29.1《投影》flash教学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九下26.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ppt课件4
人教版九年级《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几何画板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九下26.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ppt课件2
九年级数学《视点、视线、盲区》说课获奖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九下28.1《锐角三角函数》ppt课件1
九年级《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22张PPT]优秀PPT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九下27.3《位似》ppt课件7
2016春人教版数学九下26.1《反比例函数》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九下29.1《投影》flash课件1
人教版数学九下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flash课件1
2016春人教版数学九下26.1《反比例函数》ppt课件4
人教版数学九下29.1《投影》flash教学指导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