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3
收藏
初中阶段是我们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期”。不光愉快的过新学期,也要面对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学习。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了梯形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梯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
1.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2.分类:梯形分为一般梯形和特殊梯形,特殊梯形包括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
3.等腰梯形:(1)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性质:等腰梯形的腰相等,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3)判定方法:①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②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③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二、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
1. 三角形中位线(1)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2)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2.梯形中位线(1)定义:连接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做梯形的中位线。
(2)定理:梯形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三、研究梯形问题的主要方法:
将梯形问题通过作辅助线转化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矩形来解决。
与些同时,学生应当理解并掌握梯形常用的七种辅助线:1.平移一腰;2.过顶点作高;3.平行一条对角线;4.延长两腰相交于一点;5.过一腰中点和顶点作直线;6.过一腰的中点作另一腰的平行线;7.作梯形的中位线。
常见考法
(1)考查梯形的有关概念,梯形的一些有关计算(如求梯形的角、高以及面积);
(2)考查梯形中位线、梯形的对角线,以及梯形的常见辅助线的添法;
(3)有关梯形的拼图问题以及梯形为背景的实际问题在段考、中考中也有体现。
误区提醒
(1)误认为梯形只有等腰梯形与直角梯形两种,而实质上这两种只是梯形的一个特殊情况;(2)对等腰梯形判定定理把握不准,忽视了“同一底”这一前提条件。
【典型例题】(2010年安徽省模拟)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D=CD,且∠ABC为锐角,若AD=4 ,BC=12,E为BC上的一点,当CE分别为何值时,四边形ABED是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写出你的结论,并加以证明。
解:当CE=4时,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在BC上截取CE=AD,连接DE、AE.
又∵AD//BC, ∴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
∴AE=CD=BD
∵BE=12-4=8>4, 即BE>AD
∴AB不平行于DE∴四边形ABED是梯形
∵AE//CD,CD=BD, ∴∠AEB=∠C=∠DBE
在△ABE和△DEB中
AE=DB, ∠AEB=∠DBE,BE=EB
△ABE≌△DEB(SAS) , ∴AB=DE
∴四边形ABED是等腰梯形
当CE=6,四边形ABED是直角梯形
在BC上取一点E,使得EC=BE=BC=6,连接DE,
∵BD=CD,∴DE⊥BC
又∵BE≠AD,AD//BE, ∴AB不平行于DE
∴四边形ABDE是直角梯形。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案
四年级数学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案
四年级数学方程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对称平移旋转分析
四年级数学生活中的负数教案
四年级数学方向与位置教案
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的复习
四年级数学植树问题设计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练习1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2
四年级数学天平游戏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2
四年级数学下第五六七单元及总复习
四年级数学图形的拼组教案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材分析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期终试卷
浙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2、5、7、8单元分析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1
四年级数学乘法教案
四年级数学《统计》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2
四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方阵教案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练习4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及期末复习
浙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教案
四年级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求近似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