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课堂气氛_心得交流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如何培养学生课堂气氛
首页>教学经验>心得交流>如何培养学生课堂气氛

如何培养学生课堂气氛

2017-03-17 收藏

课堂气氛活跃与否,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也是学生理解知识、消化知识的最佳时机。具体来说,活跃课堂气氛有以下几个意义:

 1.可以激发学生的总体兴趣。学生对该课程有无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很难想象学生对一门毫无兴趣的课程会学得相当好,而实践证明,活跃的课堂气氛最能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连求知欲最差的学生也能在这活跃的氛围中得到转变,正所谓“环境往往能改变一个人”。

 2.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它能够指挥,支配人的一切活动,而活跃的课堂气氛是由众多学生的活跃思维所引起,学生若长期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思维能力将会自然而然地得到锻炼。

 3.易于达到教学目的。一般的教学目的,不外乎是让学生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科深究证明,人在心情愉快的时候学习效率最高,而活跃的课堂气氛往往能使学生心情愉快,故正是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最佳时候,加上在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走,这样教师很容易达到教学目的。此外,活跃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等。总之,活跃的课堂气氛,对整个教学过程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好多教师都在探索活跃课堂气氛的办法。

通过对一些优秀教师教学的研究和学习,我发现活跃课堂气氛的方法各种各样,如:利用活泼生动的语言,联系现实生活的实际例子,运用先进的教学用具(如三机一幕)等。诚然,运用这些方法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气氛,但若仔细分析,会发现以上方法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片面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求更好的方法。

我曾经代过《储蓄业务与核算》这门课,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运用比较多的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但活泼生动的语言,由于语言的隔阂,有时学生不能体会到,现实生活的实际例子,必竟是不很多的;先进的教学用具,只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更何况这些措施在让学生灵活、牢固掌握知识方面是不够的,于是我结合授课内容,并通过不断的分析、比较、设想出课堂活动法的新思路,即就是将所传授的知识,编排成一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来掌握知识,消化知识,就好象是语文老师将课文编排成小品、相声或讨论会的形式来组织活动一样。在教学中,我所组织的第一个活动是办理储蓄存款。大概内容是:一个人来储蓄所存款,他也许是第一次来存款,对有哪些存款种类,如何填写凭证等事项不太清楚,于是仔细询问。记帐员态度恶劣,在储户问该如何做时,记帐员喝问:“要死的还是要活的(即存定期还是存活期)?”储户更加糊涂,好容易才填好存款凭条,接着是记帐员与出纳员之间的凭证传递及帐簿登记,出纳员在进行复核时发现记帐员帐款不符,及时讲清原因,帮助纠正,最后所长对记帐员进行批评教育。有四个学生在讲台上表演,其他同学在下面观看。我每隔一星期组织一次活动,这样一学期下来就有十五、六次。

 通过组织活动,整个四十五分钟,学生兴致一直很高涨,气氛活跃,课堂教学、课外自学过程所存在的问题,都在这种高涨、活跃的气氛下得到解决,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胆量、思维及口才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和巩固,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一直是主动的,完全克服了其他教学方法老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满堂灌的弊端,这种活跃课堂气氛的途径的试行,应该说是成功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