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7
收藏
这次优质课活动中,我听了麻晓菊老师设计的《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复习课》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受益匪浅。
这节《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复习课》是一堂实效性强的、结构完整的复习课。体现了复习课的特点,以练为主。练习的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思维的价值。练习题也非常具有层次性,从基础练习到拔高练习,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作用性,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这节课中,麻老师结合已学知识内容设计练习题,选材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体现数学教学的本质特征。练习内容包括: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知道单位“1”求对应量,以及求单位“1”的量等等。让学生根据两条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说出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后,得出解题方法;知识让学生自己疏理;规律让学生自己寻找;错误让学生自己判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突出了解题思路的开放性,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
数学教学改革,决不仅仅是教材教法的改革,同时也包括师生关系的变革。在课堂教学中,着力实现师生的民主与平等关系,改变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纵观整个教学过程,让同学们以小组提出问题,并讨论解决问题,为学生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他们真正成为科学知识的探索者与发现者,而不是简单的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在这课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活动时间与思维空间;给学生提问题及质疑问难的时间与机会。学生在复习中动手、动口、动脑、多实践、多思考。引导学生自己检查、自测、自评、查漏补缺、质疑问难,针对各自的学习缺陷,进行温习补救,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3、体现了以练为主。
整节课练习形式多样,题型设计科学性,知识对比训练扎实,以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进行练习,体会数学知识的前后联系。麻老师设计的这些练习题都是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规律,从基础知识入手,紧扣基本训练,形成熟练的基本技能,同时,还适当增加优化训练,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复习效率。
4.3用方程解决问题(8)课件ppt苏科版七年级上
2.1比零小的数(2)课件ppt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
苏科版七年级上《从三个方向看》课件ppt
用方程解决问题(5)课件ppt建湖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上
《线段、射线、直线》第2课时课件ppt苏科版七年级上
《代数式》课件ppt建湖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上
用方程解决问题(7)课件ppt建湖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上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复习课件ppt建湖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上
用方程解决问题(2)课件ppt建湖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上
4.3用方程解决问题(5)课件ppt苏科版七年级上
月历中的方程课件ppt苏科版七年级上
《第三章用字母表示数》复习课件建湖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上
2.3绝对值与相反数(3)课件ppt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上
用方程解决问题(6)课件ppt建湖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上
2.1比零小的数(1)课件ppt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
4.3用方程解决问题(7)课件ppt苏科版七年级上
2.2数轴(2)课件ppt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上
2.3绝对值与相反数(2)课件ppt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上
丹阳市折柳中学七年级上《图形的变化》课件(苏科版)
3.4合并同类项(第1课时)课件ppt
2.3绝对值与相反数(1)课件ppt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上
用方程解决问题(1)课件ppt建湖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上
4.3用方程解决问题(4)课件ppt苏科版七年级上
用方程解决问题综合(1)课件ppt建湖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上
《合并同类项》课件ppt建湖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上
《去括号》课件ppt建湖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上
用方程解决问题(3)课件ppt建湖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上
阜宁县实验初中七年级上《余角与补角》课件ppt
解一元一次方程(3)课件ppt建湖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上
《字母表示数》课件ppt建湖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上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