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7
收藏
鸡兔同笼问题是六年级的数学广角的内容,是这六节课中最难处理好的教学内容,首先我佩服陈老师的自信,以这样的内容来参加比赛,记得前届市数学调教比赛时许主任说过数学广角这部分的内容是最难啃的内容,陈老师有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胆识。这节课有以下几点亮点:
1、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化繁为简
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也要关注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化繁为简,陈老师在这点上作得很好,先出示课本中的古题,说明数据较大,不便于进行探究,解决时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可以把数据放小一点,出示例1,让学生从简单的问题着手,等学生探究出解决的一般方法时再解决这些比较复杂的问题。
2、由《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
陈老师创设富有情境的古代课堂,生动地呈现了在《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鸡兔同笼问题,并通过小精灵的提问激发解答古代著名数学问题的兴趣。
不足之处:
1、不敢放手,老师牵着学生走
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这节课中教师却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思路受老师的限制,比如在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教学时,老师似乎总担心学生无法列出方程,从头到尾都在讲,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仅仅是根据老师所讲而列出方程,其实有些学生还不清楚为什么这样列方程。课堂上我们有进该放手时就大胆地放手。
2、知识挖掘不清晰,层次不明显
教材上呈现三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什么偏偏要把列表法排在首位呢?我个人觉得学生只有充分了解列表法,其余的方法只是在它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完成的,学生完成列表法的表格后,让学生观察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时应从答案入手,(3只鸡,5只兔)如果把一只兔看作鸡的话,也就是鸡4只,兔4只,那脚有24只,比题目少2只,也就是少一只兔。同样以此类推,把5只兔都看作鸡,就少了10只脚,也就是5只兔,同样的方法说明鸡看作兔的-----我们在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要充分利用,讲清楚,讲透彻。
高一期未课本基础知识回顾
高一数学同步测试4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上册第一次双周练试题4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上册周考试题1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上册第一次双周练试题2
高一数学下学期复习试题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上册周考试题2
河南省鹤壁市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上册周考试题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上册周练试题1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上册第一次双周练试题1
高一数学同步测试2
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数学试题-新课标
广西南宁上学期高一数学期中考试
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数学期中测试卷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上册周考试题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上册开学考试试题
高一数学同步测试1
高一数学期中测试
河南省濮阳县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上册开学考试试题
06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数学期中试卷-新课标
第三章三角函数高考试题集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上册周考试题5
苏教版高一数学专项训练(十五套)-新课标[原创]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上册周考试题3
河北省涿鹿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上册入学考试试题
四种命题练习
2006学年高一数学统一检测试卷
2006学年度上四中第一次月考高一数学题
2006学年度上学期常熟市实验中学11月份月考高一数学试题
2004年上学期三校联考期考试卷(高一数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