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4
收藏
11:30:32 本节课是二年级下册统计教学的第一课时,在这节课的教学,陈老师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统计一年级、二年级的体重,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整节课,陈老师语言和蔼可亲,有亲和力,非常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低年级的统计教学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复习导入:虽然学生在一年级时初步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两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但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时间,大部分学生已经记忆模糊了,复习导入做的不够,为后面的探究新知留下了隐患。
2、数据记录:在探究过程中,每个学生轮流起来报自己在一年级时的体重,其他学生记录,其实二年级的学生统计能力还达不到如此熟练,这就造成了数据记录混乱,一年级时的体重就没记清楚,二年级时的体重记录的就更混乱,后面的复式统计表就没法完成。老师对学生能力估计失误,是造成本节课不够成功的关键。时间拖沓,后面的练习根本没有时间完成。
我认为可以这样改进,学生说体重时,老师要求放慢速度,老师和学生一起做记录,这样就不会造成数据统计两遍,还不准确的局面。
3、统计表:陈老师在统计表的表头问题处理上做的特别好,能够让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探知,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理解的透彻。
4、板书:整节课,黑板上除了板书课题外,没有任何板书。 每一节课,黑板上都应该呈现出这一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即使在课件中已经出示过了也不能代替板书。
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让我们一起认真学习,认真研究,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
小学六年级数学“大树有多高”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七单元《统计》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八单元《总复习》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
第二单元《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认识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方程》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分数除法》教案
《凡卡》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分数除法整理复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平移和旋转(北师大六下)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把握学段特点,提升概念教学教案
练习课
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可能性》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百分数的应用》教案
综合计算整理复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分数乘法》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确定位置》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