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4
收藏
杨老师执教的“万以内数的认识” 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试验本)第六单元中的一个内容。这节课是将万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和大数的读写结合起来教学的。听了以后感到这节课有以下五个注重和忽视了一个细节:
五个注重:
1、注重迁移
课一开始教师运用了学生运动会的情景让学生猜数,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自然而然的猜出整百和整千数,老师只用一句话很自然地把学生认识的数从千以内迁移到了万以内;然后用千数图摆比一千大的数、再摆九千、再加上一个千数图就迁移到了一万;通过用不同的方法摆出9636,并用迁移的方法来读写这个数。
2、注重操作
可以这么说整节课上教师所呈示的数,绝大部分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得到的。有用千数图操作的,有用学具操作的,也有用卡片操作的;有学生随意操作的,也有按要求操作;有学生独立操作,也有小组合作操作;有动手直观操作,也有用眼睛进行表象操作等等。
3、注重表象
这节课中有一个教学环节设计得比较好,那就是教师出示了3、1、0、0、7五张卡片后,要求学生选择其中的四张卡片摆四位数,不是用手来摆,而是用眼睛看着,在脑子里想着摆数,这就是一个表象操作的过程。因为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在从具体直观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中,必定要经过在脑子里把图和式或把图和数联系起来的表象思维过程,即从具象到表象再到抽象的思维过程。这一教学环节不但解决了用数字卡片表示四位数,更主要地教师利用过这一教学环节解决了有0的数的读写法。
4、注重数的组成
这节课上不管是万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还是大数的读写,教师都非常注重数的组成。在用千数图摆出比一千大的数的交流过程中让学生说出有几个千组成的;“九千是怎么组成的?”并反复地问或让学生同桌互说“几个一千是一万?”
2016届九年级数学下册单节检测试题18
2016届九年级数学下册课时训练题1
2016届九年级数学下册单节检测试题21
安徽省芜湖市2016届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1
甘肃省白银二中2016届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
山东省枣庄市2016届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
山东省菏泽市2016届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
北京市海淀区2016届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
2016届九年级数学下册单节检测试题9
2016届九年级数学下册单节检测试题5
2016届九年级数学下册课时训练题3
2016届九年级数学下册课时训练题2
宁夏大学附中2016届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
2016届九年级数学下册单节检测试题3
吉林省长春市2016届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
内蒙古赤峰市2016届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
2016届九年级数学下册单节检测试题2
2016届九年级数学下册单节检测试题7
北京市东城区2016届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2
天津市河西区2016届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2016届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1
上海市虹口区2016届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
2016届九年级数学下册单节检测试题8
北京市延庆县2016届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
2016届九年级数学下册课时训练题4
2016届九年级数学下册单节检测试题14
安徽省芜湖市2016届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2
江苏省南京市2016届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1
2016届九年级数学下册单节检测试题17
上海市宝山区2016届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